• 2022年全國兩會前瞻:六大看點將有新解答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3-04





      2022年全國兩會即將開幕。今年是我國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圍繞新階段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任務,此次全國兩會上有諸多看點值得期待。


      看點一  穩增長政策如何適當靠前發力?


      今年外部形勢復雜嚴峻,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穩增長重要性凸顯。政策如何發力、如何“適當靠前”備受關注。


      此前李克強總理接連召開座談會,聽取專家學者和各界人士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意見建議。其中透露,要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推出更多有利于提振有效需求、加強供給保障、穩定市場預期的實招硬招。


      財政政策仍將擔當穩增長的主角。財政部部長劉昆近期多次表示,今年將在去年1.1萬億元基礎上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增強市場主體活力。此外,今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特別是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將較大幅度增加。


      植信投資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財政政策將打足提前量,保持適當支出強度,加快專項債券發行與使用進度。今年提前下達了新增專項債券額度1.46萬億元,已發行超過三分之一。加上去年結轉資金,今年全年專項債可用資金在5萬億元左右,將對基建投資形成較強的拉動作用。


      看點二  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如何定?


      每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都是各方關注焦點,尤其是GDP、CPI、就業等目標。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日前表示,要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既要提高發展的質量,也要有量的增長。高質量發展需要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它是發展質量與速度的統一。


      此前各省份已公布今年各自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多地目標設定在5.5%至7%區間內。這意味著地方今年仍將保持一定增長速度,多地還強調要在實際工作中力爭更好結果。


      作為“六穩”“六保”之首,就業是穩增長的底線。因此,城鎮新增就業目標、調查失業率等就業指標將引發各方關注。


      數據顯示,今年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到1076萬人,比上年增加167萬人,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專家預計,今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的目標不會低于去年1100萬人的目標。


      看點三  適度超前基建發力點在哪?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近期多次發文表示,要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扎實推動“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實施,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


      光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預計,今年將進一步部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縱深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認為,新交通、“雙碳”、數字經濟等領域市場關注度高、政策力度大,日益成為穩增長的重要投資抓手。


      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也將圍繞這一議題建言獻策。全國政協委員、香江集團總裁翟美卿擬提交提案,建議提高適度超前基礎設施投資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她認為,應創新投資方式,多渠道拓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有效調動社會資本參與積極性。


      看點四  房地產政策如何調整?


      房地產政策或是今年全國兩會上的一大熱點。


      全國兩會前夕,國新辦舉行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發布會,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闡述了今年房地產政策的總基調和調控思路。


      王蒙徽表示,保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調控政策的精準性協調性。繼續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保障住房的剛需,同時滿足合理的改善性需求,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努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從部委透露信息來看,今年將繼續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的供給,全年預計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40萬套(間)。多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公布了全年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籌措目標。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表示,部委的表態很及時,堅定了市場調控的方向。強調政策的連續性和平穩性,意在強調要保障市場的平穩修復狀態,調控政策要把握好度,穩市場的同時要謹慎過度寬松,避免市場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


      看點五  保供穩價下一步怎么做?


      保供穩價將是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了解,多名代表委員擬提交有關保供穩價的建議和提案,對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擬定了一份關于推動國內鋰資源保供穩價的提案。他建議,加快國內鋰資源勘探開發,保障供應鏈安全,同時加強自主創新和科技攻關,提升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水平。


      今年以來,國家推出了一系列保供穩價政策。國家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近日出臺,各界密切關注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定價機制的進一步完善。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對糧食安全作出重要部署。文件指出,要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


      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建議,按照讓農民種糧有利可圖、讓主產區抓糧有積極性的目標要求,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


      看點六  “民生清單”回應哪些關切?


      每年全國兩會列出的“民生清單”中,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生育等議題都不會缺席。


      近日,民進中央、致公黨中央、民盟中央、九三學社中央均對外透露了今年擬提交的提案情況。


      比如,民盟中央今年重點關注“雙減”政策下提升學校課后服務質量、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等問題。同時還將就完善社會救助監測預警機制、系統構建生育支持政策等內容提出意見建議。


      九三學社中央重點關注加強我國疾控中心隊伍建設、盡快實施職業教育數字化戰略、加速社區安寧療護落地、建設國家教材平臺、建立失能失智老年人與殘疾人特殊需要信托等問題。


      隨著三孩政策實施及養老服務體系五年規劃出臺,大家對生育和養老服務等領域的配套政策也充滿期待。


      轉自: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全部按時辦結——三部委回應去年全國兩會建議提案

      2017年國務院各部門牽頭辦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全國政協委員提案共有多少件?有哪些出臺的政策是和建議提案有關的?各部門根據建議議案采取了怎樣的措施?
      2018-02-10
    • 記者請別用錯了兩會報道用語

        有關兩會的常見錯誤用語有哪些?怎樣規避?如何正確使用規范用語?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梳理一番將有助于相關的報道工作。 
      2018-03-01
    • 從2018年兩會看全面依法治國新實踐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吹響全面依法治國號角,黨的十九大為新時代民主法治建設指明方向。億萬人民滿懷期待,黨的十九大后的首次全國兩會,必將推動全面依法治國邁上新的征程、呈現新的氣象。
      2018-03-02
    • 新征程,向著偉大夢想前進——從黨的十九大到2018年全國兩會

      新征程,向著偉大夢想前進——從黨的十九大到2018年全國兩會

      2018年,春回大地,全國兩會即將啟幕。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的歷史性盛會,將通過法定程序,使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把黨的方略鋪展為改革發展實踐,把黨的目標熔鑄于億萬人民的共同奮斗,向著民族復興的光明未來闊...
      2018-03-0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