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經濟增長面臨多重風險交織的復雜局面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4-25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4月19日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2022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測下調0.8個百分點至3.6%,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測下調0.2個百分點至3.6%。俄烏沖突及西方對俄制裁成為阻礙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風險因素,并可能誘發糧食危機、債務危機、社會動蕩等問題。新興經濟體創紀錄的債務負擔將放大此輪發達經濟體加息周期帶來的負面沖擊,全球經濟增長面臨多重風險交織的復雜局面。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曹鴻宇認為,全球經濟下行風險有所抬升,但對不同經濟體的影響不一;高通脹走勢預計將持續更長時間;當前新興經濟體經濟狀況不容樂觀,疫情以來創歷史新高的債務水平將加劇新興經濟體的脆弱性。


      主要經濟體2022年GDP增長預測普遍遭下調。受俄烏沖突等相關局勢影響,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大,其對不同經濟體的影響并不一致。2022年,包括俄羅斯和烏克蘭在內的歐洲新興和發展中地區GDP預計將收縮2.9%,西方國家經濟制裁以及能源禁運措施是影響俄羅斯經濟的最大因素,中東歐地區國家將面臨能源價格上漲、貿易中斷、烏克蘭難民涌入等多重不利影響。


      IMF報告將歐元區2022年GDP增速調降1.1個百分點至2.8%,其中德國GDP增速下調1.7個百分點至2.1%,是歐元區受沖擊最顯著的國家,能源價格飆升是歐元區經濟預測大幅走低的主要原因。美國經濟增速下調0.3個百分點至3.7%,雖然美國與俄羅斯的直接經濟聯系有限,但國際能源價格上漲將加劇通貨膨脹壓力,迫使美國加快收緊貨幣政策,擠壓美國經濟增長空間。此外,日本經濟增速下調0.9個百分點至2.4%,印度下調0.8個百分點至8.2%,東盟五國下調0.3個百分點至5.3%。另一方面,中東、拉美等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出口國經濟增長可能獲益于當前局勢,IMF將2022年沙特阿拉伯、巴西、尼日利亞GDP的增速預測分別調高2.8、0.5和0.7個百分點。


      高通脹走勢預計將持續更長時間。IMF將2022年發達經濟體、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體的平均通脹率分別上調1.8和2.8個百分點至5.7%和8.7%。與1月份認為2023年全球通脹將下降的觀點不同,IMF還調高了對2023年通脹的預期,預計發達經濟體、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體2023年的平均通脹率分別為2.5%和6.5%,這意味著全球高通脹壓力將更加持久。


      俄烏沖突可能會從三方面渠道影響全球通脹。一是能源和糧食等大宗商品供給受限。能源價格上漲推升發達經濟體通脹持續走高,糧食短缺會給中東、非洲地區低收入經濟體帶來較大的物價壓力和糧食供應風險,甚至威脅其社會穩定。需要區分的是,前一類影響主要源自于發達經濟體對俄主動經濟制裁措施,而后一類影響則是低收入經濟體不可避免需要承受的風險。二是俄烏沖突導致跨境運輸受阻。俄羅斯和烏克蘭是連接歐亞大陸的重要運輸通道,俄烏沖突切斷了經烏克蘭的黑海海運航線以及經過俄烏兩國的陸運、空運線路,跨國物流公司不得不選擇更長的中東航線作為替代,使原本已經企穩的跨境運輸成本再度上漲。三是關鍵原材料和零部件供應中斷。半導體生產必需的金屬鈀和特種氣體、汽車零部件、鎳鈦等重要金屬供給受到顯著沖擊,全球供應鏈安全穩定遭遇新的挑戰。


      專家提醒,需密切關注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加速轉向對新興經濟體的外溢影響。從歷史情況來看,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的快速加息往往會導致新興經濟體資本大規模外流和貨幣貶值。當前,新興經濟體經濟狀況不容樂觀,疫情以來創歷史新高的債務水平進一步加劇新興經濟體的脆弱性。中等收入新興經濟體債務占GDP比重已經達到60%,顯著高于2013年“縮減恐慌”時期的40%,低收入新興經濟體債務中值幾乎達到2013年的兩倍。約60%的低收入發展中國家已經處于債務困境或較高債務風險狀態。疊加主要新興經濟體復蘇態勢尚未完全企穩、地緣政治關系高度緊張等不利的外部條件,新興經濟體可能會對國際金融條件變化更加敏感。不過,亦有相當的新興經濟體外部緩沖條件較為穩健,外匯儲備相對充足,有助于抵御外部流動性變化帶來的沖擊。(記者 路虹)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復工復產穩定全球經濟信心

      中國復工復產穩定全球經濟信心

      中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正處于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全國上下在全力抗疫的同時,也多措并舉加快推動有序復工復產。作為“世界工廠”和“世界市場”,中國推動工業生產和商業活動重回正軌,不僅增強世界對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信心,也...
      2020-02-21
    • IMF修正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預計中國成唯一正增長主要經濟

      IMF修正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預計中國成唯一正增長主要經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3日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上調了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并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將達到1 9%,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2020-10-14
    • 財經觀察:RCEP為疫情下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新動力

      財經觀察:RCEP為疫情下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新動力

      在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和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連續沖擊背景下,東盟十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15日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發出了致力于推動自由貿易、多邊主義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向...
      2020-11-17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5.5%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5.5%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6日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5.5%,較去年10月份預測上調0.3個百分點。
      2021-01-2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