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步伐更加堅定”——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成效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5-30





      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但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大勢沒有改變。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實現發展預期目標有利條件較多,中國經濟的韌性經得起考驗。近期,國際人士和輿論積極評價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成效,認為中國經濟能夠克服疫情帶來的影響,在穩健的政策支持與蓬勃的創新動力帶動下持續發展。


      “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保持國內經濟發展”


      日本知名學者、拓殖大學教授富坂聰近日撰文表示,正是因為中國堅定抗疫,世界才避免了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只有中國控制住疫情,國際產業鏈供應鏈才能維持穩定,世界經濟才能迎來復蘇發展的正面預期。


      南非主流媒體獨立傳媒網站日前發表評論文章,高度評價中國政府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取得的成效。文章說,南非和其他國家可以從中國的作法中汲取經驗,找到適合本國國情的抗疫和經濟發展道路,“我們應當向中國朋友學習并因此變得更好”。


      “我看好中國經濟的中長期前景。”世界經濟論壇總裁博爾格·布倫德近日表示,中國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中國經濟穩定增長對全球經濟復蘇具有重要意義。“面對疫情沖擊,中國經濟增長面臨一些挑戰,但中國政府正采取擴大內需、培育高附加值行業等措施確保經濟增長。”布倫德說。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刊文稱,中國積極推進新冠疫苗接種工作,醫療體系能夠應對自如。中國經濟將持續增長,疫情不會阻擋中國發展步伐。


      西班牙中國問題專家胡利奧·里奧斯認為,中國嚴格的疫情防控政策符合自身國情,切實有效,“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保持國內經濟發展”。


      中國韓國商會會長尹道瑄表示,中國經濟在過去兩年間保持了良好運行,中國通過維護多邊主義、推動科技創新等為未來經濟發展作了充足準備,“這些作法值得其他國家借鑒”。


      “中國以負責任態度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暢通”


      葡萄牙《貝拉斯日報》近日發表題為《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的文章稱,中國經濟發展為世界經濟注入了穩定性。這種穩定性源自中國政府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積極開拓創新,中國以負責任態度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暢通”。


      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哈伊里·圖爾克表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更注重長期結構性增長。從供給側看,中國正在完成從低端制造向高端生產的轉變;從需求側看,中國日益增長的國內消費在國家長期經濟發展規劃中占據了重要位置。這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能夠有效緩解外部沖擊。”


      俄羅斯自由媒體網日前發表題為《中國的新交通網絡:基建項目成為國家發展蒸蒸日上的基石》的文章。文章認為,中國決定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通過發展智能電網、建設新型綠色低碳能源基地等舉措,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面對疫情等全球性挑戰,中國經濟無論從速度到質量,還是從規模到效益再到結構優化,都保持了平穩發展的態勢。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步伐更加堅定。”埃森哲公司相關負責人劉弢表示,中國正在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這將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化工企業贏創工業集團董事長庫樂滿表示,中國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的藍圖正在徐徐鋪展,培育出更多新的消費增長點,“中國提出‘雙碳’目標,致力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綠色轉型已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


      “多年來,中國經濟展現出了強勁韌性。”惠普公司首席執行官恩里克·洛里斯表示,面對疫情沖擊,人們看到了先進技術在民生領域的巨大潛力。同時,中國的工業生態系統和數字化轉型措施將在提振經濟的過程中發揮巨大作用,期待與中國企業建立新的伙伴關系,推動生產線的智能化改造升級。


      “中國市場具有高度可預測性和穩定性”


      當前,全球疫情延宕反復,全球跨境資金流動性波動性上升,但中國市場仍吸引著廣大海外投資者的目光。


      普華永道日前發布的《跨國企業在中國:把握市場和經濟增長的機遇》報告顯示,近60%的受訪企業計劃在未來1年至3年擴大中國業務。


      德國《南德意志報》報道稱,德國企業高度重視中國市場。德國《商報》日前刊發文章表示,與其他成長型市場相比,“中國市場具有高度可預測性和穩定性”。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表示,寶馬在中國建立了除德國之外最大的研發體系,“我們堅信未來中國企業將在數字化、電動化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大有作為”。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日本磁性技術控股有限公司計劃用3年時間,實現旗下4家在華子公司在中國上市。報道認為,這將推助人、財、物本土化,有助于公司留住人才、擴大生產規模。報道援引東京大學尖端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國分俊史的話說,“日本企業應當繼續拓展在中國的業務”。


      “中國經濟將繼續穩定增長,歐洲應與中國建立更深的經貿聯系。”西班牙巴塞羅那OBS商學院教授愛德華多·伊拉斯托薩認為,中國市場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歐洲企業應制定穩定、長期的在華商業戰略,“充分利用中國市場提供的廣闊機遇”。


      肯尼亞國際問題學者卡文斯·阿德希爾表示,中國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正顯現成效。中國有效控制住疫情,未來經濟增長也將更有力。


      羅蘭貝格全球管理委員會聯席總裁戴璞表示,中國政府的長遠規劃以及順應變化的適時調整,讓中國在過去幾十年發生了巨大變化。盡管面臨疫情挑戰,中國仍在書寫著“一個全新的發展故事”。(記者 曲頌 顏歡 岳林煒 花放)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李克強:中國經濟會持續保持中高速增長

      李克強表示,希望大家能夠客觀地看待中國經濟的走勢。中國經濟會持續保持中高速增長,因為中國有13億人口,我們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社會的創造力。
      2017-06-27
    • 李克強:中國經濟向好給世界帶來更多機遇

      新一輪工業革命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孕育興起,為各國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也帶來更多平等參與的機會,有利于實現包容性增長,增強社會公平性和發展普惠性。
      2017-06-28
    • 國際社會緣何頻頻點贊中國經濟

      國際社會緣何頻頻點贊中國經濟

      進入10月以來,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先后調升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兩大機構的負責人在不同場合對中國成就和中國經驗表示高度贊許。
      2017-10-16
    • 國際機構:中國經濟穩速增質帶來巨大投資機遇

      國際機構:中國經濟穩速增質帶來巨大投資機遇

      近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開幕會上所做的報告引發了全球投資機構熱議。在最新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公布之后,多家知名國際機構認為,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穩速增質新階段,為全球投資者帶來了巨大投資機遇。
      2017-10-2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