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深化“中國+中亞五國”互聯互通合作的倡議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6-10





      2022年6月8日,“中國+中亞五國”外長第三次會晤在努爾蘇丹舉行。會晤通過《關于深化“中國+中亞五國”互聯互通合作的倡議》。摘要如下:


      著眼構建全方位、立體化地區互聯互通新格局,深化中國同中亞國家全方位互利合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共同提出如下合作倡議:


      一、充分發揮跨境鐵路運輸優勢


      著眼進一步發展中國-中亞國家、中歐班列集裝箱多式聯運、鐵路運輸,采取措施提升過貨量,增強運力,優化鐵路資源配置,保障貨物運輸通暢。


      積極推進中吉烏鐵路項目可研工作。


      完善跨境鐵路口岸基礎設施,進行鐵路運輸設施現代化改造,提高集裝箱運輸和中轉能力、中國和中亞國家鐵路及各站點運力。


      激發集裝箱鐵路過境運輸線路和中吉烏土、中哈烏塔、中塔烏土國際多式聯運的潛力。


      二、積極推進國際公路運輸便利化


      積極承運、裝車、掛運中亞國家貨物,優先確保疫情防控、社會民生等重要物資。


      經營好“中國西部-歐洲西部”公路(“雙西公路”)中哈段,保障中吉烏公路運行暢通,實現中塔烏公路常態化運營,加快實施中塔公路二期部分關鍵路段建設項目。


      推進實施國際道路運輸動態監管,簡化與國際公路運輸有關的文件、程序和要求,加強跨境公路相關設施定期維護。


      三、逐步恢復客貨運航班正常往來


      推動中國同中亞國家根據需求開通更多貨運航班。


      視疫情形勢逐步恢復中國同中亞國家主要城市間客運直航航班。


      就航班疫情防控措施加強溝通協調,共同防范疫情跨境傳播。


      四、全面加強口岸通關能力建設


      加快推進現有口岸設施設備現代化改造,延長口岸開放時間,在防控疫情前提下保障口岸過貨通暢。


      拓展中國同中亞國家“智慧海關、智能邊境、智享聯通”合作試點,探討開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電子證書聯網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增加經中國和中亞國家公路口岸過貨量,優化雙向通關過境。


      五、積極打造人暢其行的“快捷通道”


      結合疫情形勢發展,動態調整簽證及出入境政策,減化簽證辦理程序,重點保障中國同中亞國家大項目合作需要,穩妥有序恢復人員往來。


      就實現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等信息互認問題保持溝通。


      六、不斷完善物暢其流的“綠色通道”


      在確保疫情防控安全情況下,進一步優化貨物通關模式,不斷提升通關作業效率。


      繼續完善農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拓展適用范圍,減化通關流程,提升通關效率。


      擴大優質農產品食品相互檢驗檢疫準入,穩步實施“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關鐵通”、信息交換等重點合作項目。


      積極探索精簡口岸查驗舉措,簡化雙方司乘員工出入境邊檢手續。


      七、完善互聯互通體制機制建設


      發揮中哈、中吉、中塔邊境口岸疫情聯防聯控機制作用,定期舉行工作會晤,強化口岸相關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協調配合,統籌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和貨物通關工作,共同維護邊境安全穩定。


      加強國際班列政府間合作,推動建立中國-中亞、中歐班列政府間合作機制,以高效解決國際貨運暢通問題。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城市合作“連點成網” 提升中國東盟互聯互通水平

      城市合作“連點成網” 提升中國東盟互聯互通水平

      。從不斷開辟的旅游線路到跨國多式聯運通道建設、區域信息化建設,受訪人士認為,近年來中國—東盟城市合作“連點成網”,不斷提升區域互聯互通水平,助推各領域合作走向深化。
      2017-09-11
    •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朋友圈”進一步擴大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朋友圈”進一步擴大

      記者6日從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管理局獲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正式與重慶、廣西、貴州、甘肅、青海五省區市簽署合作協議,標志著新疆加入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朋友圈”,“南向通道”的合作范圍得以進一步...
      2018-09-0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