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落戶后就業”、發放就業補貼……多地多措并舉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7-11





      正值畢業季,多地為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積極推出政策。上海、杭州等城市針對高校畢業生的最新落戶政策,大幅降低了人才落戶門檻,讓大學生“先落戶后就業”。此外,武漢、合肥等地向高校畢業生發放面試和就業補貼。


      杭州等地大幅降低落戶門檻,“先落戶后就業”


      近日,上海出臺新政策:在滬各研究所、各高校應屆碩士畢業生,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應屆碩士畢業生,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建設學科應屆碩士畢業生,無需“打分”,符合基本條件就可直接落戶。同時,在滬“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在五個新城、南北地區重點轉型地區用人單位工作的,符合基本條件即可落戶。


      據悉,目前,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落戶標準分通常為72分,達到該分數即可落戶。畢業生的畢業院校、學歷水平等因素均會對積分產生不同程度影響。


      6月27日,浙江杭州出臺《全日制本科和碩士學歷人才落戶政策》,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碩士研究生、2017年后錄取的符合條件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兩年內可“先落戶后就業”。而在此前,只有全日制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學歷者可以在杭州“先落戶后就業”。新政策出臺后,能夠享受這一政策的畢業生群體擴大。


      “我希望留在上海、杭州這樣有更多就業機會和發展平臺的城市工作,在選擇就業城市時也會優先考慮人才政策比較寬松的地方。”一名應屆畢業生表示。


      “新華視點”記者了解到,除了上海、杭州,武漢、大連、廈門等地近期也進一步放寬了高校畢業生的落戶限制。


      武漢推行先落戶后就業政策,年齡不滿45周歲(研究生不受年齡限制)的高校畢業生憑畢業證書在市內落戶,其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可隨遷落戶;大連取消畢業生來連落戶限制,50周歲以下博士、碩士研究生,45周歲以下普通高校(含高職院校)畢業生,可享受先落戶后就業政策,本人及其配偶、未婚子女由落戶地派出所辦理落戶;廈門放寬了本科及以上畢業生落戶條件,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往屆畢業生落戶降低年齡要求,由原先的“年齡45周歲以下”調整為“距離法定退休年齡5年以上”。


      專家分析認為,今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數量較往年有所增加,受疫情影響,他們求職就業、安家落戶的節奏比往年慢了很多。在中央穩崗位保就業的政策大背景下,各地紛紛降低落戶門檻,目的是先幫助高校畢業生安頓下來,后續進行就業創業。


      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員夏學民表示,落戶意味著能更好享受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原先戶籍門檻較高的一線城市此輪“放下身段”,體現了求賢若渴和努力促進大學生就業的積極態度。


      新一線城市持續發力,“真金白銀”促就業


      除了放寬戶籍限制,記者梳理發現,今年6月以來,包括武漢、福州、合肥、南寧等在內的多個城市還拿出“真金白銀”幫助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武漢對中小微企業吸納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且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按照每人1000元標準分別給予企業和個人一次性就業補貼;


      合肥對于招用應屆高校畢業生并簽訂勞動合同、參加失業保險的企業,按照1000元/人的標準給予一次性擴崗補助,并按照3000元/人的標準給予高校畢業生一次性就業補貼;


      在福州,畢業3年內,有意在當地求職、創業以及實習、見習的全日制高校外地生源畢業生,均可申請最長不超過一年的免費住宿……


      除了針對應屆畢業生定向推出就業崗位、發放補貼,上述城市還為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一次性創業補貼、場地支持、創業擔保貸款,對于畢業年度靈活就業的畢業生給予社保補貼等。


      事實上,近年來,武漢、重慶、西安等新一線城市以較大力度的就業、創業、住房政策等吸引高校畢業生,已經產生一定效果。麥可思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22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顯示,2021屆本科生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為27%,較2017屆增加了3個百分點。


      促進就業需打政策組合拳


      “放寬落戶政策只是政策組合拳之一,在將年輕人引進來后,還將加強線上就業創業指導和‘不斷線’服務,‘云端’助力他們實現高質量就業。”杭州市人力社保局局長葉茂東說。


      6月21日,上海出臺《關于做好本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穩就業工作的意見》指出,將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作為就業工作重中之重。上海市、區兩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聯合各類有招聘需求的重點企業,通過“上海人社”官方抖音號、微信視頻號等新媒體平臺推出10場直播帶崗活動,直播活動每周一場,專門開設“高校畢業生專場”“就業見習基地專場”等特色直播場次。


      集中崗位資源、集中發布信息、集中線上招聘……來自國務院國資委的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家中央企業在落實去年秋招、今年春招的基礎上,啟動了夏季招聘活動。這是國資央企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具體舉措之一。


      多位專家表示,促進大學生就業,除了靠放開落戶條件、兌現就業和創業補貼的“真金白銀”,更要積極復工復產、打造優勢產業、增加就業機會、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優化生活環境。


      多名受訪應屆畢業生表示,不論選擇哪個城市,理想的就業機會才是根本,“生活有奔頭才是目的”。


      “我們現在的引才政策不拼‘重金’,而是更多考慮人才需要哪些支撐,解決哪些后顧之憂。”浙江杭州余杭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華視點”記者 朱涵、周蕊、唐弢)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十八大以來就業優先戰略的豐富發展

      2016年,我國新增城鎮就業1314萬人,已連續5年新增城鎮就業超過1200萬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社會發展最基本的支撐。
      2017-03-21
    • 中國實現全年就業目標底氣十足

      日前,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正式印發,其中就業相關部分,參與部門陣容龐大,在人社部牽頭下,有10多個部門需按職責分工負責。對此,專家指出,當前,從中央到地方,促就業已開始進入密集落實...
      2017-04-05
    • 795萬大學生畢業在即 多地出招護航就業創業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達到795萬,比上一年又增加30萬人。伴隨畢業季臨近,龐大的學生群體陸續涌入就業市場,國家和地方層面相繼出臺舉措,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保障。
      2017-04-19
    • 升級版積極就業政策將帶來哪些利好?

      升級版積極就業政策將帶來哪些利好?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提出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以及強化教育培訓和就業創業服務等五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2017-04-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