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堅決克服防控松懈和“層層加碼”兩種傾向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7-10





      當前全球疫情持續反彈,外防輸入壓力不斷增大,奧密克戎BA.5亞分支正在成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并在我國引發本土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在7月8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指出,要時刻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決克服防控松懈和“層層加碼”兩種傾向,在科學、精準、高效上下功夫,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利益。


      做好入境人員全流程疫情防控工作


      近期,上海、江西、北京等地發現個別入境人員在解除集中隔離后檢測出陽性的情況,經過調查分析和風險排查,個別入境人員集中隔離點在管理上存在薄弱環節和風險隱患;有的地方對入境人員未做到全鏈條管理,入境地與目的地之間的工作銜接不暢;個別入境人員在解除集中隔離后沒有嚴格執行3天居家健康監測,甚至在居家監測期間外出參加聚集活動……


      “‘7+3’管控政策不是放松要求,而是要求管理更加規范,更為嚴格。”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強調,各地要加強對集中隔離點的管理,嚴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的有關要求,確保政策落實、落地、落細。


      針對近期由奧密克戎變異株BA.5輸入病例引起的本土疫情,雷正龍強調,各地要進一步強化外防輸入工作,加強口岸高風險崗位人員閉環管理,加強入境物品、客運航空器等的風險防范,加強口岸城市的疫情防控,特別是要嚴格落實入境人員“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天居家健康監測”的管理措施。


      強化冷鏈輸入風險管控


      近期,各地報告的疫情多由入境隔離期滿人員引起。如何在入境人員隔離管控時間縮短的情況下做好外防輸入工作?海關總署衛生檢疫司副司長李政良指出,海關組織修訂印發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口岸防控技術方案(第九版)》,用于指導各級海關做好口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同時,海關優化了入境人員采樣檢測工作,將原對入境人員“雙采雙檢”的采樣檢測要求,優化為僅口咽拭子“單采單檢”;對部分疫情傳播風險較低的貨運航空器,取消登臨檢疫布控;對進口非冷鏈物品,按照被污染風險,分級分類采取預防性消毒或放行措施;對衛生檢疫、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監管等高風險崗位工作人員,由“14+7+7”或“N+7+7”封閉管理統一調整為“N+7”,即N天在崗集中封閉管理、7天離崗集中醫學觀察。


      對于大家普遍關切的冷鏈輸入疫情風險,李政良表示,要加強與出口國或地區主管部門的溝通,強化源頭管控;適當調整抽檢比例,在保證監測檢測有效性的同時提升通關效率。“各地海關要密切監測猴痘、不明原因兒童急性重型肝炎等新發突發傳染病疫情走勢,加強檢疫查驗,防范疫情疊加。”


      建立疫情防控問題收集渠道


      “截至7月7日10時,收到各省辦理反饋信息13862件,其中2253件正在辦理中,辦結11609件,辦結率83.7%。”國家衛健委監督局副局長程有全指出,落實疫情防控“九不準”公眾留言板自6月28日正式上線以來,疫情防控“層層加碼”整治工作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


      公眾留言的解決情況如何?程有全表示,6月29日投訴量最多,隨著整治“層層加碼”工作專班的跟蹤督辦,31個工作組的現場督導和各省份對照第九版防控方案持續整改,投訴量整體呈現逐日下降的趨勢。7月6日整體的數據比照6月29日的數據下降了91%。


      目前,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衛健委等12個部門、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建立了問題線索收集渠道,群眾遇到疫情防控簡單化、“一刀切”、“層層加碼”等問題時,可以通過有關部門或當地網站、電話進行投訴,各相關部門和各省份會及時轉辦、跟蹤督辦地方切實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記者 張曉華)


      轉自:光明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