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防聯控機制連發四大重磅文件!事關核酸檢測、風險區劃定等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11-22





      國家衛健委11月21日發布消息,為進一步指導各地各部門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有關要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制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實施辦法》(簡稱《辦法》)《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區劃定及管控方案》(簡稱《方案》)《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指南》《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監測指南》。


      無疫情地區 不得擴大核酸檢測范圍


      《辦法》提出,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嚴格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簡稱第九版防控方案)確定的范圍對風險崗位、重點人員開展核酸檢測,不得擴大核酸檢測范圍,一般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針對跨區域流動人員檢測,《辦法》提出,按照“自愿、免費、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動”原則,在機場、火車站、長途客運站、高速公路省界服務區、港口等地設置核酸采樣點,面向跨省流動人員提供“落地檢”服務,引導自駕游人員每到一地主動進行核酸檢測。


      《辦法》提出,旅客需憑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乘坐飛機、高鐵、列車、跨省長途客運汽車、跨省客運船舶等交通工具。離開陸地邊境口岸城市人員需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辦法》提出,對入住賓館酒店和進入旅游景區人員需查驗健康碼和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3歲以下嬰幼兒等特殊人群可免于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以下5種情形的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不納入風險區域判定


      《方案》提出,科學劃定風險區域。一旦發生本土疫情,要盡早將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所在縣(市、區、旗)精準劃分為高風險區、低風險區兩類風險區。疫情處置過程中,如個別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對居住地、工作地、活動區域造成的傳播風險較低,密切接觸者已及時管控,經研判無社區傳播風險,可不劃定風險區;未發生本土疫情的縣(市、區、旗),要切實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無需劃定風險區。


      《方案》提出,出現以下情形的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不納入風險區域判定: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間發現的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經調查評估無集中隔離點之外傳播風險;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期間發現的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經調查評估無家庭外傳播風險;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嚴格閉環管理期間發現的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經調查評估無閉環外人員傳播風險;出院(艙)后核酸檢測陽性人員,經調查評估無傳播風險;核酸檢測Ct值≥35,且經甄別為既往感染的入境人員。


      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需根據相關要求


      配合工作人員完成核酸檢測、抗原自測和結果上報


      《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指南》提出,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的管理對象包括密切接觸者中的特殊人群、解除集中隔離后的密切接觸者和入境人員、高風險區外溢人員及其他經專業人員評估無法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人員。


      指南提出,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最好單獨居住;如果條件不允許,選擇一套房屋里通風較好的房間作為隔離室,保持相對獨立;在相對獨立的隔離室外放置桌凳,作為非接觸式傳遞物品的交接處;房間使用空調系統通風時,應選擇分體空調,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回風;房間使用空調系統通風時,應選擇分體空調,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回風;房間內應當配備體溫計、紙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劑等個人防護用品和消毒產品及帶蓋的垃圾桶。


      指南提出,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期間的核酸檢測由社區組織采樣人員上門采集,并及時推送核酸檢測結果。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需根據相關防控要求配合工作人員完成核酸檢測、抗原自測和結果上報。


      居家健康監測人員嚴格落實非必要不外出


      《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監測指南》提出,適用對象為,結束閉環作業的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新冠肺炎感染者出院(艙)人員及其他經專業人員評估需進行居家健康監測的人員。


      指南提出,實行居家健康監測人員每日早晚各測量1次體溫,做好癥狀監測,并向社區(村)如實報告。如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應立即告知社區工作人員,并配合前往醫療機構就診,就診時如實告知醫務人員流行病學史。


      居家健康監測期間,本人要嚴格落實非必要不外出,如就醫等特殊情況必需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規范佩戴N95/KN95顆粒物防護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居家健康監測人員需根據防控要求配合完成核酸檢測。


      轉自:中國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