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11-29





      在剛剛落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沙姆沙伊赫大會上,中方為會議取得一攬子積極成果作出重要貢獻。國際社會普遍稱贊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主張、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認為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展現出負責任大國擔當,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期待中國繼續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


      11月20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沙姆沙伊赫大會(COP27)閉幕。此次會議時值《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達成三十周年之際,聚焦《巴黎協定》務實履行,達成了相對平衡的一攬子成果,釋放了堅持多邊主義、合力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積極信號。


      大會期間,中方代表團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愿與國際社會一道推動全球氣候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主張、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


      取得扎扎實實成效


      過去十年,中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截至目前,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的面積約占全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設立了第一批5家國家公園。實施了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數量得到恢復與增長,云南野象旅行團北巡、“微笑天使”長江江豚頻繁亮相、藏羚羊繁衍遷徙、白洋淀鳑鲏魚等土著魚類逐漸恢復,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了扎扎實實的成效。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環境規劃署前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在COP27中國角舉行的“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實踐”邊會上,對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實際行動給予高度評價。他說,中國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同時也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使山河重新恢復了昔日的美麗。中國在綠色實踐方面已經處于領先地位,正在更好地保護自然環境。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稱,在COP27大會會場,中國對氣候變化問題不玩“權力政治”,而是“行動勝于雄辯”,并加強了其自《巴黎協定》以來對國際氣候議程的一貫承諾。


      德國“美麗地球”組織網站日前刊文稱,中國誓言要實現碳達峰,削減人均碳排放量。10月份發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走上了實現這些目標的正軌。2021年,中國的煤炭消費占比下降至56%,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降低3.8%,完成造林360萬公頃。


      體現決心和努力


      中國政府歷來重視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始終以高度負責任的態度,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談判。中方在大會期間向《公約》秘書處正式提交了《中國落實國家自主貢獻目標進展報告(2022)》,反映了中國落實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的進展和成果,體現了中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決心和努力。


      英國《經濟學人》雜志日前刊文指出,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和電動汽車生產國,但仍致力于在綠色技術領域達到領先地位。


      2021年10月27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這是中國繼2011年以來第二次從國家層面對外發布關于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白皮書,全面介紹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新理念、國家戰略、歷史性變化以及積極參與和推動國際合作等情況。


      俄新社的報道說,中國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正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與此同時,中國還將全球領先的清潔能源技術推廣到許多發展中國家,為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作出貢獻。“中國行動將為全球實現《巴黎協定》目標注入強大動力。”


      耶魯大學氣候變化與健康中心研究員陳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基于自身國情和發展階段,提出了負責任和務實的減排目標。中國為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制定了具體的時間表,并致力于執行。同時,作為可再生能源的全球驅動力,中國大力發展綠色能源新技術,并向其他國家普及。


      英國廣播公司稱,當前,中國正在以全球最快的速度變得更環保,并正在引領全球能源轉型。中國還將通過多種方式的組合拳,盡可能減少排放并實現碳中和。中國在堅持長期戰略和動員大規模投資方面的優勢,將有力促進中國的環保進程。


      主動承擔大國責任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發展中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方面,主動承擔了大國責任。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道稱,中國強調發達國家不僅要做得更多,還要支持發展中國家做得更好。


      中國政府持續推動《公約》及其《巴黎協定》全面有效實施;在務實開展多雙邊環境合作方面,建立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機制,積極開展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環境部長會、中國—東盟環境合作論壇等交流對話機制,加強南南合作以及同周邊國家的合作,在非洲、東南亞及南亞等地區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綠色經濟、化學品管理、國際環境公約履約等領域的項目和行動,這些項目和活動現在看成效良好。截至2022年6月,中國已經與38個發展中國家簽署了43份氣候變化合作文件,通過援助氣象衛星、光伏發電系統、新能源汽車等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物資,幫助有關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日本《外交學者》雜志在報道中說,當美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幾乎沒有采取任何實質行動時,中國接受《基加利修正案》(旨在加強對氫氟碳化物等強效溫室氣體的管控)、推進碳中和。由于美國長期存在“承諾過高、交付不足”綜合征,而中國愿意在氣候議程上取得進展,20年后,這種差別將決定兩國誰能在氣候行動上更進一步。


      孟加拉國駐華大使馬赫布·烏茲·扎曼表示,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展現出負責任大國擔當,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孟方希望從中方成功案例中汲取更多寶貴經驗”。


      斯里蘭卡駐華大使帕利塔·科霍納表示,中國正在采取一系列積極措施,包括淘汰落后產能、加快發展交通電氣化、加大綠色金融投入等。斯里蘭卡希望加強與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創新合作,共同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


      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所說,未來,中國將繼續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蘇寧 張春友 陳潤澤)


      轉自:法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氣候司完成轉隸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有哪些新氣象?

      氣候司完成轉隸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有哪些新氣象?

      在這輪機構改革中,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肩負著建設美麗中國的重任,一些相關職能從其他部委轉至這個年輕的部委,備受關注的包括應對氣候變化的職責。
      2018-11-02
    • 中國代表:應對氣候變化核能作用不可或缺

      中國代表:應對氣候變化核能作用不可或缺

      10月7日,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張克儉率團出席由國際原子能機構與經合組織核能署在維也納共同主辦的“氣候變化與核電作用國際會議”。
      2019-10-09
    • 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

      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

      從2016年起,中國在發展中國家啟動10個低碳示范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及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合作項目,幫助發展中國家能源轉型,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2021-01-19
    • 應對氣候變化,中國說到做到

      應對氣候變化,中國說到做到

      2月1日,《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正式在中國全國范圍內試行,全國碳市場也同步上線。碳排放權交易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一種市場化手段。此舉引發外媒廣泛關注。日本《日經亞洲評論》刊文稱,這是中國大幅削減溫室氣體...
      2021-02-0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