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理欠農民工薪酬“頑疾”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1-11





      年關將至,確保農民工及時足額拿到勞動報酬,是社會關注的話題。1月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春節臨近,要扎實細致做好重點民生工作,切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同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深入推進根治欠薪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要求,要多措并舉推動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加大欠薪隱患排查和風險防范,督促盡快支付農民工工資,協調妥善解決困難行業企業的欠薪問題。


      記者近日在河北、湖南、貴州等地進行走訪,看各地如何出實招、出硬招,確保農民工安“薪”不憂“酬”。


      加強制度保障


      建立長效機制、細化制度設計是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的重要措施。


      2022年7月,貴州省正式施行了《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實名制管理暫行辦法》,要求項目建設總包單位在項目開工前通過勞動用工大數據平臺填報項目和農民工基本信息,對工資保證金、勞動合同、工資支付和實名考勤等情況實施臺賬式管理。近日,貴州省又印發《關于加大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制度落實力度加強欠薪問題源頭預防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項目單位全面落實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各項制度,突出抓好實名制管理信息采集、分賬撥付、總包代發、離場結算管理等關鍵制度的落實,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依法對欠薪特別是惡意欠薪者進行懲處,是維護農民工權益的有力舉措。


      湖南省先后出臺《關于建立健全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長效機制的意見》《湖南省實施〈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暫行辦法〉辦法》和《湖南省實施〈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規定〉辦法》等政策文件,進一步推動建立健全欠薪零容忍的制度體系、完善農民工工資支付政策體系。同時,湖南省通過建立人社、公安、檢察、法院多部門工作銜接和定期溝通機制,及時解決欠薪問題,嚴懲欠薪違法行為。前三季度,湖南人社部門通過立案查處及協調處置欠薪案件9595起,為7.28萬名勞動者追回工資待遇9.7億元。湖南省公布欠薪重大違法案件104件次、“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48件次,法院開展涉農民工工資案件審判執行專項活動,案件執結率達到90%以上。


      湖南省人社廳表示,將通過“強激勵、抓重點、嚴問責、守底線”持之以恒推進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


      細化具體舉措


      解決農民工憂“薪”事,是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重要內容。借助信息化手段,能確保農民工及時足額領取到工資。


      前不久,河北省石家莊市勞動監察局農民工維權科科長溫軍燕通過大數據可視化決策平臺向項目聯系人發出預警信息:“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云平臺顯示,你公司存在未按時撥付人工費行為,責令5個工作日內整改完畢……”兩天后,勞動監察保障員準時上門,施工方很快按照相關要求向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撥付了人工費用,并向石家莊市勞動監察局報送了轉賬憑證和整改報告。


      河北省于2022年6月份上線運行優化完善后的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臺。河北省人社廳勞動監察局局長胡雄龍介紹,目前,該平臺已完善(共享)了12808個工程項目的基本信息。同時積極推動農民工實名制管理考勤、工資專用賬戶、保證金等數據信息共享,已兼容7個自有平臺市的監控預警運行成果,逐步實現河北工程建設項目農民工工資支付全過程動態監管。


      在貴州省貴陽市南明電子信息產業園項目部,勞務派遣材料員田維學告訴記者,現在每月都能按時領到全部工資。


      作為南明電子信息產業園的設計施工總承包單位,中鐵八局三公司在收到工程款后,都按照規定撥付一定比例的資金到農民工工資專戶,以確保在項目務工的農民工按時足額領到工資。“依靠農民工實名制管理系統,最大程度避免了薪資矛盾。”該項目部黨支部書記胡小波介紹。


      貴州省勞動用工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總設計師胡耀告訴記者,貴州省人社部門研發推出的勞動用工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實現了“實名制管理—開設工資專戶—銀行代發工資—預警提醒—結果反饋”的全流程閉環監管。同時打通了與銀行電子網銀的接口,對農民工工資發放數據自動跟進審核,一旦出現未發工資、工資發放異常、工資專戶余額異常等情況,將自動紅色預警,并將相關信息主動推送給勞動監察部門,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處置。每月底該平臺還會根據企業項目工資發放情況出具數據質量報告,為政府決策或者執法提供數據支撐。


      湖南省建立了統一的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臺,可以實現對在建工程項目的全覆蓋監管、對用工管理和工資發放的全過程監督、對欠薪預警信息的全閉環處置。“目前平臺上動態監管的在建工程項目有3208個,累計處置6類預警信息2.96萬條。”湖南省人社廳勞動保障監察局局長張興彪介紹。


      實施源頭治理


      隨著近年來國家和各地不斷加大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治理力度,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整體呈下降趨勢,但工程建設等領域依然存在欠薪問題多發易發現象。多地盯緊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堅持預防為先、責任到人,推動盡快解決農民工欠薪問題。


      在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人社局,勞動保障監察員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在辦公室過道一側懸掛的“排雷榜”前駐足瀏覽。長沙市開福區將每月20日定為全區在建工程項目的農民工工資支付日,按期發薪插“紅旗”,逾期未發的貼“地雷”,勞動保障監察員按圖索驥,“排雷”追薪。“排雷榜”成了農民工的“安心榜”。


      “自2022年10月底推出‘排雷榜’以來,發布欠薪預警28次,成功為千余農民工排除欠薪隱患。”長沙市開福區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柳艷介紹,與“排雷榜”同步推出的還有一份提示函,督促建設單位、施工總承包單位、分包單位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對因管理不夠規范的單位,由勞動保障監察員蹲點駐守,將項目管理和欠薪問題同步解決。


      貴州省要求緊盯實名制管理信息采集、人工費用分賬撥付、總包單位代發農民工工資、緊盯農民工離場結算等環節,對在建項目清單進行梳理,持續推動在建工程項目納入貴州省勞動用工大數據平臺監管的同時,對2022年以后在建項目發生的欠薪問題,嚴格按照“一案三查”要求倒查制度落實和部門履職情況,對因制度落實不到位或履職不力導致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依法依規進行約談、通報和問責,對新增欠薪保持“零容忍”高壓態勢。


      “工資直接發放給農民工,壓縮了中間環節克扣工資的灰色空間,從源頭上防止出現欠薪情況。”河北邢東新區規劃建設局負責人崔哲表示。(記者 吳秉澤、王新偉、謝瑤、王勝強)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報告稱我國農民工達2.8億 月均收入3275元

      日前,國家統計局對外公布的《2016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農民工總量達到28171萬人,比上年增長1 5%,增速比上年加快0 2個百分點。這也是2011年以來農民工數量增幅首次擴大。農民工月均收入達3275元。
      2017-05-02
    • 國家統計局公布《2016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

      總量增幅5年來首次擴大、回流本地從業意愿增強、新生代農民工占半壁江山、從事三產比重上升……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2016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出我國農民工群體的新變化和新趨勢。
      2017-05-04
    • 高齡農民工陷入困境:留城工作難找 返鄉退休無靠

      然而,無論是留在城市里打拼的“堅守陣營”,還是已經回到老家務農、打工的“返鄉陣營”,為改革開放建設做出巨大貢獻的高齡農民工大部分仍在工作一線,且一些人還存在沒有養老保險、難找工作或留下職業病等問題。
      2017-08-10
    • 破解農民工養老難題有待制度發力 需完善社保體系等

      據《經濟參考報》日前報道,高齡農民工群體正陷入“留城工作難找、返鄉缺乏依靠”的困境:無論是留在城市里打拼“討生活”,還是返鄉繼續“干農活”,都面臨著養老保險、找工作、職業病等問題。
      2017-08-1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