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降低“三育”成本 多地出臺積極生育支持政策
觀點
各地在探索有效降低人們生育、養育和教育成本的過程中,需要高度關注公共資源配置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特別是在一些城市公共資源存量、增量配置與實際需求之間存在矛盾的背景下,應針對不同群體需求做好科學評估,確保相關政策精準落實到位。建議進一步加強更加系統、深入和前瞻性的科學研究,準確把握生育變化客觀規律、階段性特征和問題關鍵。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王廣州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為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今年年初,多地將優化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或列入民生實事。近一段時間以來,各地陸續推進一系列積極生育支持措施,完善生育休假制度,發放生育津貼和育兒補貼,加強住房保障支持,完善托育保障政策。
多地發放育兒補貼
1月17日,備受關注的2022年人口數據出爐。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人口數據顯示,2022年末,全國人口14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這也是我國人口自1962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在人口負增長85萬的背后,是出生人口的快速下降。短短幾年時間,我國年出生人口從2016年的1883萬人降到2022年的956萬人。
針對我國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齡化等人口發展趨勢,近期各地陸續出臺政策鼓勵生育,探索育兒補貼制度。
日前,山東濟南印發的《濟南市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實施方案》提出,本市戶籍按照生育政策于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發放600元育兒補貼,直至孩子3周歲。以此計算,濟南戶籍生育二孩、三孩,每孩累計可獲得21600元補貼。
此外,落實符合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的休假政策,女方享受158天產假,配偶享受不少于15天陪產假,3周歲以下嬰幼兒父母各享受每年累計不少于10天育兒假。在住房方面,生育二孩的職工家庭最高可貸款90萬元,生育三孩及以上家庭公積金最高可貸款100萬元。
1月10日,深圳市衛健委發布關于公開征求《深圳市育兒補貼管理辦法》意見的通告,初步擬定深圳市育兒補貼標準:生育第一個子女的,辦理出生入戶后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3000元,另外每年發放1500元育兒補貼,三年累計發放補貼7500元;生育第二個子女的,辦理出生入戶后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5000元,另外每年發放2000元育兒補貼,三年累計發放補貼11000元;生育第三個子女的,辦理出生入戶后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10000元,另外每年發放3000元育兒補貼,三年累計發放補貼19000元。上述補貼截至該子女滿3周歲之日止發。
云南省日前印發的《云南省生育支持項目實施方案》明確,自2023年1月1日起,對符合政策條件的家庭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二孩補貼2000元、三孩補貼5000元),育兒補助(二孩、三孩0—3歲期間每人每年補助800元),對嬰幼兒意外傷害險參保給予補貼(嬰幼兒0—3歲期間每人每年補助50元)。
著力降低“三育”成本
去年8月,國家衛健委、國家發改委等17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鼓勵地方政府在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方面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在“十四五”期末,使家庭負擔有效降低,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積極推動建立全方位幫扶保障制度,做好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的扶助關懷。
國家衛健委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司司長楊文莊提出,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降低“三育”成本。他表示,經濟負擔、子女照料、女性對職業發展的擔憂等,仍是當前制約家庭生育的主要因素,歸根到底是生育、養育子女的成本太高。要解決群眾后顧之憂,必須統籌考慮各種制約因素,對癥下藥,精準施策,切實減輕家庭負擔。
“作為一項公共政策,生育保險在提高女性生育意愿與降低生育成本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國家三孩政策以及一系列鼓勵生育政策出臺,生育保險在制度理念、運行和保障機制方面迫切需要調整。”天津市婦聯副主席林潔表示,盡快完善生育保險制度,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林潔建議,對于靈活就業者、未就業或失業女性等特殊群體,可結合個人繳費、單位繳費、政府補貼等多元籌資方式將其納入覆蓋和受益的范圍,以進一步擴大生育保險覆蓋面。另外,還可探索合理的資金籌集與分擔模式,如生育費用由個人、單位和政府共同負擔,稅務部門對執行休育兒假的企業進行適當減稅,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用人單位經濟負擔,形成生育養育成本共擔的社會機制。
建立政策支持體系
《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提出,深入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將婚嫁、生育、養育、教育一體考慮,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綜合施策、精準發力,完善和落實財政、稅收、保險、教育、住房、就業等積極生育支持措施,落實政府、用人單位、個人等多方責任,持續優化服務供給,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積極營造婚育友好社會氛圍,加快建立積極生育支持政策體系。
“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應該是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能落地的多種政策措施組合。”楊文莊表示,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是人口工作的重大變革,工作思路、方法和手段要根據新的形勢和任務積極轉變,不斷提升現代人口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提升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優化人口分布,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重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優化生育養育綜合服務,促進生育友好、兒童優先和家庭發展。
專家表示,當前應聚焦解決嬰幼兒照護需求,滿足嬰幼兒照護需求,提高嬰幼兒照護能力。在滿足嬰幼兒照護需求方面,應從多方面入手滿足嬰幼兒的照護需求。
在保證時間方面,落實產假政策、鼓勵用人單位靈活安排工作時間,為撫育者提供時間方面的便利;圍繞家庭外的托育資源,支持建設普惠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為撫育者提供更多選擇。
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強調,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地方的指導,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做法,及時細化配套措施。立足國情,加強評估論證,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完善優化生育政策目標管理責任制,研究建立指標體系,監測評估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成效。同時,加強政策宣傳解讀,及時妥善回應社會關切,營造良好氛圍。(袁芳)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