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發展惠及世界——新征程上滿懷信心開新局展新貌系列述評之十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2-17





      新年伊始,世界多地以不同方式歡迎來自中國的游客——


      泰國副總理親赴機場迎接,柬埔寨、馬爾代夫在機場安排了隆重的“水門禮”,瑞士少女峰在纜車起始站布置中國兔年裝飾和傳統紅燈籠……


      在很多海外人士看來,中國出境游有序恢復并迅速回暖,彰顯中國經濟活力與潛力,有利于重振全球旅游市場,帶動旅游目的地消費及整體經濟增長前景。


      當前,中國經濟正不斷鞏固回升態勢,持續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信心、帶來穩定、提供動力。


      開年以來,中國經濟展現出蓬勃生機——


      多地政府率經貿代表團“出海”開拓市場,各地紛紛簽約開工重大項目,外貿企業趕生產、忙接單……


      素有“世界經濟風向標”之稱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敏銳捕捉到這些信息。前不久舉行的2023年論壇年會上,不少嘉賓表示“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中國的開放有助于全球經濟增長”,認為中國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動全面加強國際合作,令人倍感振奮。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伴隨中國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生產生活全面恢復正常,中國經濟社會活力將進一步釋放,繼續成為世界經濟復蘇的“穩定器”和增長的“發動機”。


      黨的二十大報告莊嚴宣示:“中國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攜手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在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脫鉤斷鏈”攪動世界的國際背景下,中國始終以開放促合作,以合作謀發展,同各方共享機遇,致力于實現共同發展。


      讓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海南,第三屆消博會火熱籌備,全球頭部企業、品牌集聚,重點國別和地區積極參展,國際展區面積占總展區的80%……


      上海,距離第六屆進博會開幕還有近9個月,已有500余家企業簽約參展企業展,展覽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


      新的一年,從消博會、進博會,到廣交會、服貿會,國家級“展會矩陣”讓人充滿期待。


      擁抱世界,中國誠意滿滿。1月1日起,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正式實施;中國對1020項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7月1日起,還將對62項信息技術產品的最惠國稅率實施第八步降稅……


      讓合作的空間越來越寬廣——


      12.95萬億元!2022年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正式生效的第一年,中國與其他成員國進出口總額交出亮眼成績單,同比增長7.5%。


      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啟動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首輪磋商,實現244個中歐地理標志產品互認互保,持續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


      中國商務部表示,要用好新業態,促進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新業態進一步發展,帶動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發掘新需求,發揮駐外使領館經商機構的作用,協助各地方組織企業到境外開展貿易合作;支持企業“走出去”,為外貿企業跨境商務往來提供更多便利。


      中國正為世界提供更廣闊的市場、更寶貴的合作契機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


      2021年12月3日,老撾第一條現代化鐵路——中老鐵路全線開通運營。截至今年1月31日,中老鐵路累計開行旅客列車2萬列,發送旅客1030萬人次,跨境運輸的貨物擴展至1200多種。


      中老鐵路的開通,讓老撾“陸鎖國”變“陸聯國”的愿望成真,也讓一幅區域互聯互通的圖景愈加清晰:中老鐵路已與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等實現連接,貨物運往老撾、泰國、新加坡等1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實現沿線國家共同發展,讓民眾過上好日子”。多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強調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初心。


      倡議由中國提出,機遇和成果屬于世界。近10年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中國累計已同151個國家簽署合作文件,共建“一帶一路”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


      因為“一帶一路”,東部非洲有了第一條高速公路,不少地方的人們第一次喝上干凈的水、用上安全的電、乘上現代交通工具……世界上那些曾被忽視的角落,如今成為發展的熱土。


      中國好,世界才更好。中國的發展從不是獨善其身的發展,中國發展越好,就越有能力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為國際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土耳其發生強震,中國政府第一時間啟動緊急人道主義援助機制,決定分別向受災嚴重的土耳其和敘利亞兩國提供緊急援助;2022年,巴基斯坦遭遇該國史上最強洪災,中國空軍運-20運輸機第一時間將救災物資運抵;疫情期間,中國向153個國家和15個國際組織提供抗疫物資,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供應超過22億劑新冠疫苗……


      全球發展事業遭遇逆風逆流,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呼吁將發展置于國際議程中心位置,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倡議提出一年多來,得到100多個國家和包括聯合國在內多個國際組織支持,近70個國家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中方同各方一道,積極推動落實32項重要舉措,努力實現不讓任何一國、任何一人掉隊的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要是對全人類有益的事情,中國就應該義不容辭地做,并且做好。”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評價說,中國已成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不可或缺、值得信賴的重要力量”。


      新征程上,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各項工作,中國必將為世界提供更多機遇,為國際合作注入更強勁動力,為人類進步作出更大貢獻!(記者 鄭明達、成欣、董雪)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海外輿論認為機構改革順應中國發展新趨勢

      海外輿論認為機構改革順應中國發展新趨勢

      連日來,海外輿論持續高度關注中國機構改革,普遍認為此次機構改革力度非常大,順應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趨勢和老百姓的要求,不僅反映出中國政府有決心、有能力繼續帶領中國人民持續向前發展,也向外界傳遞了穩定可靠的信號。
      2018-03-20
    • 攻堅克難贏未來——從政府工作報告看2020年中國發展走向

      攻堅克難贏未來——從政府工作報告看2020年中國發展走向

      2020年,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之年,遭遇疫情沖擊的中國,如何應對空前挑戰,備受關注。22日,推遲兩個多月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召開。政府工作報告以一系列務實的舉措,勾勒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走向。
      2020-05-25
    • 國際人士:中國發展帶來積極的全球效應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中國經濟顯現出強大韌性和發展潛力。即將舉行的服貿會將進一步展現中國堅持擴大開放的決心,也為世界提供交流溝通的平臺。不少海外專家學者指出,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發展,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強大信心。
      2020-09-0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