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委員熱議兩會:就業優先,落實落細暖意更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3-06





      就業是民生改善的溫度計、社會穩定的壓艙石,也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回望過去一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穩就業的舉措和成績,引發代表委員們熱議。


      新的一年,面對就業總量壓力,如何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出席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積極建言獻策。大家表示,隨著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就業形勢將持續回暖,穩就業有了更多“強支撐”。


      就業成績來之不易


      就業,一頭連著經濟運行,一頭連著民生保障。就業穩則大局穩。


      “2022年,就業市場受到疫情等因素沖擊較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能取得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的成績,可以說難能可貴、來之不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莫榮說,就業目標的實現,得益于就業優先戰略的堅定實施,從宏觀、中觀到微觀的各項政策為穩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反映出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的特點,廣闊的產業空間和良好的就業生態,為勞動者多元就業提供了更多選擇。


      就業形勢平穩,還體現在重點群體就業基本穩定。


      “去年,企業用工受疫情影響,疊加高校畢業生規模創新高的現實,就業創業工作有難度。”全國政協委員、湖南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陳曉紅說,國家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推出了一系列實招。她所在的學校積極做實做細就業指導服務,通過校園招聘、訪企拓崗、精準幫扶等舉措,大力推動畢業生就業創業,初次畢業去向落實率穩定在91%以上。


      2022年,中國脫貧人口務工規模3278萬人,同比增加133萬人。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宜興市西渚鎮白塔村黨總支書記歐陽華關注到身邊的新變化:從拍短視頻、直播帶貨,到建民宿、辦農家樂,越來越多的農民工、返鄉人員通過多元方式就業創業。“我們村里的櫻桃、桑葚等農產品就是通過直播帶貨銷往全國各地,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歐陽華說。


      就業舉措保駕護航


      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兜底線……去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不斷落實落細穩就業各項政策措施,為勞動者創業就業保駕護航。


      精細服務,聚焦不同群體需求。“在與社區群眾打交道的過程中,我最關注的問題就是如何讓大伙在家門口安心就業。”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三臺子街道牡丹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王暉說,近年來,遼寧省出臺一批綜合性就業政策和促進重點群體就業舉措,援企穩崗擴崗效果持續凸顯。期待下一步結合當地發展實際,系統優化完善階段性穩就業政策,在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發展中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


      供需對接,加強就業信息服務。從為農村勞動者、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提供幫扶的“春風行動”,到拓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的“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和“萬企進校園計劃”,就業信息的推送和對接,為勞動者和崗位精準匹配創造了條件。陳曉紅介紹,湖南工商大學建立了校政企就業供需平臺,加強與國家發展戰略中的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要領域精準對接。近5年來,學校已與200多家優質企業和機構簽訂協議,建立就業實習基地。


      拓寬渠道,持續發掘就業新機。“特色農產品‘搭網’走出深山,變成了農戶口袋里實實在在的收入。”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隴南市徽縣隴上莊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倩娟說,隴南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帶動農村居民就業創業。“數字經濟為農村勞動者打開了一扇窗戶,為他們提供了新的就業崗位和創業機會。”她說。


      就業能力持續增強


      目前,穩就業仍有不少挑戰,老百姓在求職就業中還面臨著一些急難愁盼的問題。代表委員表示,穩住就業大局,要錨定就業工作戰略方向,推動就業機會更充分、就業結構更合理、就業環境更平等、就業能力持續增強。


      “企業發展得好,才能向社會提供更多崗位。”全國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說,民營企業在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中發揮著“穩定器”作用。他建議進一步出臺政策,調動民營企業招收高校畢業生的積極性,為穩就業貢獻力量。


      針對農村勞動力,可在轉移就業促增收上持續發力。全國政協委員、云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李依媧娜說,縣里今年要在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中精準實施行業部門動態監測幫扶機制,強化就業跟蹤保障服務,全面落實就業補貼補助等政策,加強群眾權益維護,讓外出務工人員安心就業。


      今年,中國高校應屆畢業生將達1158萬人,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要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東北師范大學就業創業教育研究院有關報告顯示,2020—2023屆高校畢業生中,有11.68%在數字經濟相關行業就業創業。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楊曉慧認為,數字經濟在帶動大學生就業創業上有很大空間,社會各界要共同發力,實現數字經濟促進創新創業與產業結構升級有機結合,激發大學生的活力和創造力。


      從援企穩崗到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從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到完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代表委員表示,新的一年,穩就業、保就業的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為就業市場送來溫暖春風,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的目標一定能實現!(記者 徐佩玉 李婕)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十八大以來就業優先戰略的豐富發展

      2016年,我國新增城鎮就業1314萬人,已連續5年新增城鎮就業超過1200萬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社會發展最基本的支撐。
      2017-03-21
    • 中國實現全年就業目標底氣十足

      日前,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正式印發,其中就業相關部分,參與部門陣容龐大,在人社部牽頭下,有10多個部門需按職責分工負責。對此,專家指出,當前,從中央到地方,促就業已開始進入密集落實...
      2017-04-05
    • 795萬大學生畢業在即 多地出招護航就業創業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達到795萬,比上一年又增加30萬人。伴隨畢業季臨近,龐大的學生群體陸續涌入就業市場,國家和地方層面相繼出臺舉措,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保障。
      2017-04-19
    • 升級版積極就業政策將帶來哪些利好?

      升級版積極就業政策將帶來哪些利好?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提出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以及強化教育培訓和就業創業服務等五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2017-04-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