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我國接受高等教育人口達2.4億人 高等教育助力勞動力素質升級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7-10





      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國新辦6日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前我國接受高等教育人口達2.4億人,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4年,高等教育助力我國勞動力素質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為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教育部堅持將人才培養規律、教育教學規律與國家發展需求緊密結合,著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我們啟動實施了國家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戰略行動,目前重點依托77所高水平大學的288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累計吸引3萬多名優秀學生投身基礎學科,形成基礎學科拔尖人才‘梯隊網絡’。”懷進鵬表示,教育部還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加強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近年來,教育部系統性布局建設18家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國家卓越工程師創新研究院,未來還將布局建設一批國家卓越醫師學院,培養具有卓越臨床能力的好醫生和大醫生,全面深化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并分類建設首批12家未來技術學院、50家現代產業學院和一批專業特色學院。


      高等教育是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教育部副部長吳巖介紹,為了充分發揮高等教育在教育強國建設中的龍頭作用,教育部把實施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戰略工程作為今年九項重大工程之一推出,目標就是要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創新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


      吳巖表示,在高校工作推進中,將堅持“三個融合”。一是深化職普融通,把區域內大學和高職聯動起來,培養全鏈條、各類型的拔尖創新人才;二是深化產教融合,把延伸教育鏈、服務產業鏈、支撐供應鏈、打造人才鏈、提升價值鏈作為綜合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三是強化科教融匯,將科技前沿成果融入核心課程、核心教材、核心實踐等人才培養環節,用高水平科研支撐高質量人才培養。在綜合改革中,教育部還將做好“三板”工作,一是拉長長板,推動試點高校在已經具有國家比較優勢的領域持續發力,打造引領發展的新優勢;二是補齊短板,聚焦“卡脖子”領域進行集成攻關,推動實現“突圍破局”;三是鍛造新板,面向未來10年到15年的顛覆性技術開展前瞻性研究。


      吳巖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將組織實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支撐工程,加快推進高校有組織科研,大力推進科教融匯,集聚力量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今年,教育部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進行戰略合作,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關口前移,進一步加大對優秀博士生的支持力度,同時開展資助優秀本科生的試點,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路徑和方式進行全新探索。(記者 李丹)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十八大以來我國各級各類教育快速發展

      十八大以來我國各級各類教育快速發展

      對比十八大召開時2012年的數據,可以看出各級各類教育的進展:學前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九年義務教育普及成果進一步鞏固、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平不斷提升、高等教育正在向普及化階段快速邁進、國際競爭力明顯提升等。
      2017-09-2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