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消息:國際社會高度評價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8-17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15日是中國首個全國生態日,多國生態、環保領域的專家高度評價中國持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矚目成就,認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對全球綠色發展來說是巨大的福祉。


      孟加拉國沙賈拉爾科技大學林業與環境科學系教授喬杜里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大成就在于將保護生態系統融入發展政策和規劃,凸顯生態文明建設對中國可持續發展進程的重要意義。“中國的發展進程將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這很好地處理了發展與環境保護、現在與未來之間的關系。”


      喬杜里表示,中國將生態文明領域的國際合作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發起一系列綠色行動倡議,有效動員了國際社會為保護動植物作貢獻。中國的成功經驗和模式為其他國家進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借鑒。“中國生態模式的成功實施,為那些努力恢復退化的棲息地、提升受氣候災害影響恢復能力的國家和地區提供了很好的經驗。”


      談及中國設立全國生態日,喬杜里認為,這有助于增強民眾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思想意識和行動自覺,也有利于喚起公眾對建設美麗中國的責任感。


      美國國家人文科學院院士小約翰·柯布說,中國把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生態文明建設是有重大價值的奮斗目標,人類能否做出深刻改變關乎人類未來發展。“中國堅定不移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讓我感到欽佩。”


      他還表示,中國政府與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起的“以竹代塑”倡議有重要現實意義。尋找塑料替代品是從源頭減少塑料使用、減輕塑料污染的有效途徑,是全球應對塑料污染危機的當務之急。國際社會應盡快在更大范圍采取行動,治理全球塑料污染。


      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生態理事會俄方主席奧列格·杰里帕斯卡表示,在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國積極推行清潔生產改造,提升綠色低碳技術,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世界各國綠色發展提供寶貴借鑒。如今,中國擁有最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還擁有電動車及充電基礎設施的最大市場。同時,中國正大力投資科技創新和研發領域,引領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參與記者:孫楠、譚晶晶、耿鵬宇、劉愷)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貴州)實施方案出爐

      中共中央辦公廳、中國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實施方案》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2017-10-03
    • 我國首批46個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完成建設

      我國首批46個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完成建設

      經過三年多努力,全國首批46個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已完成建設并取得顯著成效,探索了不同發展水平、不同水資源條件、不同水生態狀況下的建設模式和經驗,將為全國全面創建水生態文明城市提供引領和示范。
      2017-12-13
    • 生態文明建設“指示器”“風向標”更明確了

      生態文明建設“指示器”“風向標”更明確了

      12月26日,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中央組織部聯合發布了《2016年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結果公報》。結果顯示,2016年,北京、福建、浙江的綠色發展指數分列1至3位;西藏、貴州、海南的公眾滿意程度位居前三位。
      2017-12-27
    • 國際人士積極評價中國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國際人士積極評價中國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中國正在逐漸打贏藍天白云保衛戰。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在采取強有力措施,加快針對污染氣體排放的治理步伐,逐步擺脫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增長方式,創造出更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
      2018-02-0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