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基層衛生健康服務提質增效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9-28





    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 便民惠民措施不斷出新


    我國基層衛生健康服務提質增效


      8月初,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措》,要求進一步推動基層衛生健康服務更加均衡覆蓋城鄉社區居民,提升群眾獲得感。


      這些便民惠民服務舉措包括:預約號源向基層下沉,推進中高級職稱醫師值守門診,方便居民配藥開藥,加強與簽約居民的聯系,深化“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服務,延長城市社區門診服務時間,推行“先診療、后結算”,提供周末疫苗接種,為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提供運動、飲食處方或建議,改善就醫服務環境。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國家衛生健康委日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各地正在穩步推進落實文件;同時,當前群眾就醫服務需求呈現多樣化、個性化,對基層機構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推出舉措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各地便民惠民措施推進落實


      國家衛生健康委9月21日在廣州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落實便民惠民服務舉措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諸宏明表示,文件印發將近2個月時間,各地都在穩步推進落實。


      一是群眾在就診時間上有更多選擇。據介紹,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工作日的11點半至下午1點半提供午間門診,實現“中午連一連”;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工作日晚間門診服務,實現了“晚間延一延”;此外,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已開設雙休日門診。廣東省深圳市將“完善醫療衛生服務”列為十大民生實事之一,要求至少200家社康機構開放門診延時服務(也就是夜診)至晚上9點。目前已有800多家社康機構開放夜診服務,平均延時服務2小時,夜診服務占社康總診療人次的近20%。


      二是群眾在就近就醫方面有更多選擇。北京市選擇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專病特色科室建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聯動三級醫院共同建設高血壓病、2型糖尿病等常見病、多發病專病特色科室,滿足居民就近就醫服務需求。


      三是群眾在基層可以獲得多類慢性病長處方服務。浙江省杭州市除高血壓、糖尿病外,還將冠心病、慢阻肺、高脂血癥等慢性病病種納入長期處方,一共有16種,還針對各病種分別制定了社區臨床管理路徑,從首診評估到用藥回訪、復診檢查都建立了系統規范的管理模式。


      四是老年患者在基層就診更加便捷。據介紹,河南省新鄉市一些鄉鎮衛生院專門設立了代理代辦辦公室,幫助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和殘疾人到行政大廳、醫保中心辦理醫保補助、更換慢性病證等業務,到上級醫院代取檢查結果、與村醫對接轉交檢查結果等,我們工作人員的“多跑腿”,實現老年患者的“少跑路”。


      優質醫療資源持續擴容下沉


      群眾到醫療機構的目的是解決健康方面的問題,當前有哪些措施能讓群眾在基層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諸宏明表示,現在群眾就醫服務需求是多樣化、個性化的,對基層機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推動優質資源下沉方面,主要有“推動二三級醫院預約號源向基層下沉”“推進中高級職稱醫師在基層機構門診值守”“積極開展遠程診療”三方面舉措。


      推動二三級醫院預約號源向基層下沉。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汪洪濱介紹,廣東正在推動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向基層家庭醫生下沉30%的號源,其中專家號源不少于30%,越來越多的家庭醫生可以在自己的診室直接預約上級醫院號源。記者從廣州多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獲悉,這一舉措正在基層加快落地見效。以廣州市白云區京溪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例,根據患者病情需要,該中心能將患者轉至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等三甲醫院。“其中,自2022年起,南方醫院在我中心開放掛號系統權限,逐步開放門診預約號源,中心全科醫生可在南方醫院的掛號系統上為有上轉就診需求的病人預約上轉就診,目前已實現66個一級門診科室開放預約全覆蓋。”該中心副主任劉禮錦說。


      推進中高級職稱醫師在基層機構門診值守。廣州市海珠區沙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王曉毅說,該中心是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區域醫聯體的成員單位,自2017年起,珠江醫院向該中心先后安排了心血管、內分泌、眼科、肛腸科等30多位專家輪流出診。“一方面專家到中心坐診,使居民享受到了在家門口就有三甲醫院專家的診療服務;另一方面,專家也帶教我們,讓基層醫生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王曉毅說。


      “推動專家、名醫進駐基層,居民在基層既可獲得三甲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又能獲得基層高比例的醫保報銷待遇。”汪洪濱說。


      積極開展遠程診療。在廣州市增城區,該區成立的醫學影像中心掛靠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增城區人民醫院),與醫聯體基層醫院形成影像科遠程會診機制。記者從增城區石灘鎮中心衛生院了解到,該院實施的DR、CT等檢查可以通過遠程會診系統實時傳送,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增城區人民醫院)影像科專家會診并出具檢查報告。“2023年1月至8月,我院DR遠程會診90余人次,CT遠程會診200余人次。”石灘鎮中心衛生院院長陳人生說,“通過建立醫學影像遠程會診機制,群眾在基層檢查就可享受大醫院專家的診斷服務,同時降低了檢查費用,讓群眾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便利和實惠。”


      綜合布局提升基層健康服務能力


      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文件顯示,基層便民惠民服務舉措實行時間是2023年到2025年。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人士此前表示,各地在具體推進中,要結合各自實際穩步推進,逐步到位,不斷提高和完善。


      廣州市天河區石牌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轄區內有21個居委,服務人口14.27萬人,建有廣州基層首家自動加藥智慧藥房,通過“數智賦能”讓群眾“少跑腿”。記者在該中心看到,當患者繳費后,自動發藥機即接收到該處方信息,通過綁定智能藥筐,自動打印患者的藥物清單及用藥須知,進入藥品的自動調配環節;隨后,在調配藥師拆零藥物的補充、審核后,經軌道傳輸送到預定窗口的核對藥師手邊。這時,取藥窗口自動上屏患者的姓名,患者在相應窗口就能取到藥品。


      “我們中心每天門診量達到上千人次,智慧藥房將配藥工作交給智能機器人完成,實現了‘藥等人’的取藥新模式,節省居民就診時間。”石牌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范育玲說。


      記者了解到,為了推動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廣東采取“重投入、重激勵、重幫扶”三方面措施推進基層衛生人才增量提質。比如,在“重幫扶”方面,廣東省組織73家三甲醫院“組團式”幫扶113家縣級公立醫院;全面實行執業醫師服務基層制度,晉升高級職稱前安排一年時間下基層等,全面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1997年我從衛校畢業后回到我們村,做了一名村醫,到現在已經26年了。”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橫河鎮盧屋村衛生站鄉村醫生盧炳華說,他2018年考取了副主任醫師。“目的就是把自己的醫療水平提升上去,為村民看好病。”


      據盧炳華介紹,近年來,省市縣對當地基層都有財政補貼,而且逐年增加,同時,基層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使用基本藥物都可以獲得財政補助。“2021年開始,我們村已經實現了衛生站醫保一站式報銷。縣里為我們村衛生站配備了電腦、刷卡機等相關設備。”他說,村民只要將醫保定點到鎮衛生院,來村衛生站看病時可以當場刷醫保卡付費,減輕了群眾負擔。(記者 徐弘毅)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