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資金融通合作之路 推動“一帶一路”共同繁榮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0-15





      近日,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合作建設的雅加達至萬隆高速鐵路正式啟用,為當地民眾帶來便利和福祉,為印尼乃至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人才建設注入活力。


      這條由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提供融資支持的“鋼鐵巨龍”,是中印尼共建“一帶一路”結出的碩果。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中,發展中國家居多,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融資需求較大。十年來,中國與共建國家及有關機構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金融合作,提供優質金融服務、拓寬多樣化融資渠道,交出了一份可圈可點的合作清單——


      截至2023年9月末,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已直接為1300多個“一帶一路”項目提供了優質金融服務,有效發揮了開發性金融引領、匯聚境內外各類資金共同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融資先導作用;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目前已累計批準230多個項目,融資總額超450億美元,帶動資本近1500億美元;


      截至2023年6月底,絲路基金累計簽約投資項目75個,承諾投資金額約220.4億美元;


      中國進出口銀行已累計發放“一帶一路”貸款超過4萬億元,高效支撐了“一帶一路”重大項目建設……


      十年來,一大批共建國家在基礎設施、產能合作、金融合作、社會民生、生態環保等領域項目取得重要進展,有效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實現中國與共建國家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與此同時,基金、債券等多種創新模式不斷發展,共建“一帶一路”金融合作水平持續提升。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有超過千家境外機構主體通過直接投資渠道和“債券通”渠道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包括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阿聯酋和菲律賓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163家境外機構主體,持債規模近萬億元。


      截至2023年6月底,交易所債券市場已累計發行“熊貓債”99只,累計發行規模1525.4億元;累計發行“一帶一路”債券46只,累計發行規模527.2億元。


      隨著“一帶一路”資金融通不斷擴大,金融合作機制日益健全。


      日前發布的《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白皮書提到,截至2023年6月底,共有13家中資銀行在50個共建國家設立145家一級機構,131個共建國家的1770萬家商戶開通銀聯卡業務,74個共建國家開通銀聯移動支付服務。


      此外,中國已與20個共建國家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在17個共建國家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的參與者數量、業務量、影響力逐步提升,有效促進了貿易投資便利化。


      白皮書中還提到,金融監管合作和交流持續推進,中國銀保監會(現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證監會與境外多個國家的監管機構簽署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推動建立區域內監管協調機制,促進資金高效配置,強化風險管控,為各類金融機構及投資主體創造良好投資條件。


      資金融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撐。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資金融通合作之路正越走越寬廣,不斷凝聚起金融合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共同繁榮。(記者劉羽佳、潘潔)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