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有序推進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2-05





      今年以來,各地有序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實施,持續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不斷提升居民獲得感,讓市民生活更加美好。


      環境面貌改善


      “以前都想著往外搬,現在大家卻舍不得走了。”山東青島萊西市月湖嘉園小區居民史紅霞細數小區改造帶來的驚喜:空中飛線消失了,道路變得干凈整潔,新建的停車場更是整齊劃一。


      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王保嵐介紹,青島今年計劃改造老舊小區473個、建筑面積1109萬平方米,惠及居民13.77萬戶,改造面積、戶數連續兩年居全省第一,通過樓里樓外、地上地下一體改造,讓市民居住更舒心。截至目前,已有394個小區完成了改造,其余小區改造工程將于年底前全部完工。


      在安徽合肥市包河區蕪湖路街道省疾控小區,記者看到,施工人員正在對道路、排水、景觀綠化、屋面保溫防水、室外監控、照明消防等進行改造提升,按照計劃,項目將在12月底完工。


      包河建發公司2023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負責人焦航告訴記者,蕪湖路街道今年共有省疾控小區、蘭亭小區、綠園小區等6個小區符合改造提升條件。針對群眾關注重點和亟需解決的問題,包河區老舊小區改造的主要內容包括照明燈具更換、室外雨污水改造、道路拓寬并加鋪瀝青、新增地面停車位及健身活動場地改造等。


      居住品質提升


      天氣漸冷,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祥和苑小區居民劉欣陽心里格外踏實:“今年小區實施了節能改造,不僅樓房外墻體做了保溫,還免費更換了窗戶,現在家里比以前更亮堂、更暖和了。供暖以來,家里溫度有20多攝氏度,再也不怕冷了。”


      近日,由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七局參建的山西省最大規模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項目——太原市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二期工程順利完工,為18萬戶居民帶來了更溫暖、舒適、節能的居住環境。該項目是山西省重點惠民綠色工程,改造范圍涵蓋太原6個城區652個小區2337棟樓,總建筑面積1002萬平方米,涉及建筑年代跨度從1966年到2006年。


      此次項目改造根據樓況、設計規劃、安全質量等方面內容,按照國家最新建筑節能標準,采用節能降耗新材料。“建設團隊采用新型石墨聚苯板為保溫層,并安裝了密封性更好的中空塑鋼窗。老舊建筑經過改造后,冬季戶均溫度將提高3攝氏度到4攝氏度,夏季可降低室溫2攝氏度到3攝氏度。”中鐵十七局太原市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項目負責人李文勝說。


      在改造老舊街區過程中,青島市李滄區永安路55號片區建成“咱家廚房”養老助餐配送服務站,解決老年人吃飯難題。服務站采用“生產基地供貨+中央廚房加工+公益崗位配送+餐飲門店銷售”形式,通過“線下+線上”結合方式提供訂餐服務。“‘咱家廚房’還面向社會提供價格實惠、品質可靠的營養餐食,實現公益價值和商業價值的平衡。”“咱家廚房”負責人程永軍說。


      滿足居民需求


      老舊小區改造獲得群眾歡迎,取得明顯成效,原因在于各地廣泛聽取居民意見,請群眾監督。


      萊西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會同街道入戶走訪,發放調查問卷5200余份,收集道路維修、防水改造等基礎類改造意愿2萬余條,聘請20余名設計師實地調研后,從小區“顏值”和功能兩方面入手,“一區一案”制定設計方案。施工過程中,在小區內制作樣板墻,公示投訴電話,面向社會招募監督員,全程接受居民監督。


      萊西市委常委、副市長周才表示,老舊小區改造全過程的居民知曉率達98%以上,既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又保證改造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全方位補齊民生短板,提升居民生活環境和城市品質。


      合肥市包河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包河區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發揮社區居民主體作用,引導居民參與制定方案、項目實施、工程質量監督、后期維護管理等全過程。


      今年3月份,蕪湖路街道針對各小區實際情況,公開招募自治小組成員。通過居民自主報名,按照戶數比例組建5個居民自治小組,吸納17名熟悉小區情況的常住居民、4名單位和物業人員作為自治小組成員,成為包河區首個試點街道。“改造之前,社區就組織召開了好幾次會,充分聽取我們的意見和建議。”蕪湖路街道居民張龍說。


      通過召開自治小組意見征集會,街道社區將居民普遍反映的漏水、路面、停車位、夜間照明等亟待解決的問題和迫切需要的“老年人活動中心”納入改造計劃,獲得了一致好評。這些意見隨后被列入改造工程實施項目中。(記者 劉成 李紅光 梁睿)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