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力以赴穩就業保用工——抓好全年經濟工作之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3-18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多措并舉穩就業促增收。春季是企業補充“新鮮血液”的好時機,也是大學生、農民工等群體的擇業關鍵期。當前就業市場有哪些新變化?呈現哪些新趨勢?如何做好全年就業工作?


      春季招聘持續升溫


      進入3月中下旬,就業市場持續升溫。智聯招聘發布數據顯示,小微企業招聘增速保持領先,服務業保持招聘熱度,互聯網進入春招快車道。


      “‘新中式’服飾走俏,春節期間訂單量至少翻了一番,目前工廠招聘裁剪員、車工、熨燙員、包裝員等,最緊缺的崗位是車工。”江蘇常熟直播帶貨主播王玥說,直播帶貨不僅培育了新職業,也帶動了招工量增加。


      “今年訂單量大幅增加,公司急需工藝工程師、研發工程師、外貿銷售等方面人才,不少崗位月薪達到1.5萬元。”在上海市春季促進就業綜合性大型招聘會松江分會場,上海湘俊氣動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經理袁建兵表示,最近用工需求上升,企業開出高薪招攬人才。


      伴隨著企業用工進入高峰期,就業市場一派忙碌。“大而全”“專而精”“小而美”各類招聘會高頻推出,釋放出大量就業崗位。


      2月27日上午9點,在漢江邊的湖北省鄖西縣,2024年“春風行動”暨鄂州—鄖西勞務協作現場招聘會擠滿了求職者。“請問你們招工條件有哪些”“每月保底工資是多少”……求職者劉世林是一名電焊工,每到招聘焊工的企業展位前,他都細致了解企業用工需求和薪酬待遇情況,希望找到理想的崗位。


      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近日舉辦了新春首場招聘會,83家參會企業提供了近2000個崗位,涵蓋生物醫藥、新材料、智能制造、電子信息、旅游餐飲等行業,吸引了1000多名求職者前來應聘。南通理工學院大四學生潘宇表示,自己學的是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江北新區有很多智能制造企業,對找到合適崗位信心滿滿。


      各地線下招聘人潮涌動,線上招聘也非常熱鬧。3月4日,拉勾招聘宣布正式上線年度“全民升職季”招聘活動,他們攜手美團、京東、快手、360等140余家數字科技企業,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拉勾招聘項目負責人表示,相較于往年,今年線上招聘活動呈現新特點,通過優化算法和智能AI招聘助手,提升職位匹配的精準度,讓求職者更高效找到工作。


      新興行業供需兩旺


      中智集團所屬咨詢公司日前對全國近3500家企業調研顯示,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醫藥生物以及數字經濟等相關行業催生新的人才需求,成為吸納就業的重要領域。


      隨著新興領域高技術人才需求的增加,企業對于人才的爭奪尤為激烈,薪資水平也水漲船高。記者了解到,從年薪中位值看,目前高級AI工程師接近70萬元,數字化營銷經理近40萬元,智能制造工程師近30萬元……新興領域薪資水平普遍是傳統崗位薪資1.5倍以上。在薪酬漲幅整體放緩的背景下,熱門緊缺崗位薪資漲幅仍達10%以上。


      智能制造成為各地招聘市場的熱詞。3月1日,“2024年北京地區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正式啟動,10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齊聚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提供了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師、大數據工程技術等就業崗位1600余個。北京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同步開展訪企拓崗行動,帶隊走訪重點企業,了解用人需求,挖掘就業崗位,進一步拓寬畢業生就業空間。


      與此同時,新能源、高端制造也成為“海歸”人才求職熱門行業。招聘數據顯示,從求職情況看,留學生投簡歷人數較多的行業中,包括新能源、儀器儀表及工業自動化、大型設備制造等領域。


      穩固就業向好趨勢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運東來表示:“今年就業工作穩的基礎總體牢靠,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恢復,新舊動能加快轉換,新的就業增長點不斷出現,為穩就業提供堅實支撐。與此同時,經濟運行不確定因素增多,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穩就業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廣東省經濟長期向好趨勢沒有變,全省約七成企業用工規模將持平或略有增加。”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謝忠保介紹,目前廣東企業用工求人倍率在1以上,企業技能人才求人倍率長期在1.4以上,崗位供給有支撐,特別是企業對技能人才需求較為旺盛。


      記者了解到,為穩固就業向好態勢,今年就業工作的重要任務,不僅要從挖掘崗位發力,擴展數字經濟、綠色經濟、銀發經濟等就業空間,還將繼續深入推進“技能中國行動”,聚焦先進制造、現代服務、養老照護等重點領域需求,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記者 敖蓉)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