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拉貨運“跨越半球”更暢通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5-04





      智利的三文魚、厄瓜多爾的白蝦、秘魯的藍莓、阿根廷的牛肉、巴西和哥倫比亞的咖啡……近年來,來自拉丁美洲地區的農產品在中國餐桌上越來越常見。中國與拉丁美洲國家空運、海運等貨運線路日漸成熟,多式聯運網絡更加發達,正為中拉經貿往來搭建更多“空中”“海上”貨運走廊。


      專家分析指出,中拉貨運范圍拓展,運輸效率提升,為中拉經貿往來提供物流保障,也為拉美地區產業升級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提供助力。


      中拉貨運范圍拓展,運輸效率提升


      4月16日凌晨5時42分,一架滿載54.6噸跨境電商相關貨物的A330全貨機從江蘇無錫碩放機場啟程,22小時50分鐘后抵達墨西哥城。這標志著江蘇首條直飛拉丁美洲的全貨運航線順利開通,這條航線也成為中拉繁忙貨運航線中的新成員。


      近年來,中國多個城市陸續開通至拉美地區的貨運飛機航線。前不久,安徽省合肥市新橋國際機場開通首條直飛拉美貨運航線——“合肥—墨西哥城”航線。2023年4月,深圳開通首條南美貨運航線——“深圳—圣保羅”貨運包機航線,12月開通“深圳—墨西哥城”貨運航線。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半年內先后開通西南首條至南美洲國際貨運航線“成都—馬德里—圣保羅”“成都—圣保羅”全貨機航線。早在2021年,湖北省武漢市開通中國內地首條至拉美貨運航線“武漢—墨西哥城”航線。


      除了空中貨運網絡,中國與拉美的海上快運航線也不斷拓展。據英國航運數據服務機構“集裝箱貿易統計”(Container Trade Statistics)的數據,自2019年至2023年,中國產品在到拉美的集裝箱海運貨物中所占的份額從75%上升到80%。


      今年1月,天津港首條直通智利圣安東尼奧港的“車厘子快線”正式開通,3船共計8300余噸的智利車厘子運抵天津港,跨越半個地球的南美水果,豐富了京津冀地區居民的“年貨”禮包。同期,新開通的“大連港—南美西”集裝箱遠洋航線正式投運,該航線途經墨西哥、巴拿馬、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等多個國家的主要港口,從大連至厄瓜多爾瓜亞基爾港全程只需25天,物流效率大大提高。


      “目前,中拉海運航線發展較為成熟,已覆蓋大部分拉美地區重要港口;空運航線近5年來發展非常迅速,主要集中在墨西哥墨西哥城、巴西圣保羅兩大拉美貨運集散中心。”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美洲與大洋洲研究所拉丁美洲與加勒比研究部主要負責人唐潔接受本報采訪時分析,當前,中拉貨運發展呈現幾大特征:一是多式聯運發展態勢良好。中拉間海運、空運線路不斷優化,不同城市的直航航線陸續開通,結合當地鐵路、公路實現多聯運輸,物流服務范圍拓展,中轉成本減少,運輸效率提升。二是貨運路線緊跟中拉雙方發展戰略,積極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當前貨運線路較為發達的航線一端連接與中國經貿關系緊密的拉美國家,一端連接中國跨境電商產業、制造業聚集的城市群,為雙方互補性經貿往來提供物流支持。


      共建“一帶一路”極大促進雙方各領域合作


      據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日前發布的年度報告《2023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國際貿易展望》,2000年至2022年間,中拉貨物貿易總額增長35倍,同期該地區與世界其他地區貿易總額僅增長4倍。2022年,中拉貨物貿易額接近50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中國穩居拉方第二大貿易伙伴國以及巴西、智利、秘魯、烏拉圭等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國。


      唐潔分析,中拉貨運持續發展的一大優勢條件是中拉雙方政治互信基礎牢固。中國與巴西、秘魯、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等拉美多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中國已與22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拉美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中拉雙方良好的政治關系為雙方進一步擴大投資貿易提供穩定的政治基礎和政策支持。


      據統計,截至2023年,中國已與厄瓜多爾、尼加拉瓜、智利、秘魯和哥斯達黎加5個拉美國家簽署自貿協定。中國與洪都拉斯的自貿協定談判、與秘魯的自貿協定升級談判已正式開啟。


      巴拿馬《星報》報道稱,中國城市化進程帶動居民對安全、多樣化和優質食品的需求,拉美地區因其豐富的自然和水資源而擁有巨大機遇,其具備向中國供應營養、安全和優質食品所必需的比較優勢。中拉之間的貿易具有明顯的跨產業結構特征:2022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區95%的出口是原材料和基于自然資源的制成品,而來自中國的貨物則88%是制造業產品。


      “經貿方面,中拉經濟具有顯著的互補性。中國擁有龐大的市場需求,拉美國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近年來中拉經貿往來更加密切,為雙方在貨運和物流領域合作提供廣闊空間。”唐潔認為,中拉雙方合作機制較為完善,中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促進雙方在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金融服務等領域合作,改善物流通道,支持拉美國家進一步升級物流倉儲等基礎設施,提升貨運效率。此外,雙方通過經貿合作論壇、高層企業家圓桌會等形式,積極溝通合作,有利于妥善應對當下及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


      推動構建更加現代高效的物流體系


      拉加經委會執行秘書薩拉薩爾—希里納奇斯此前表示,拉美地區尤其是南美洲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如何增加出口產品多樣性,減少對原材料的過度依賴。為此,地區國家應當采取加強產業集群發展的政策。


      “加強區域一體化是當前拉美國家的共同訴求。拉美地區重視增強自身經濟自主性和出口貿易韌性,這也對貨運建設產生一定要求。拉美國家普遍有較強意愿同中國加強合作,共同推進貨運物流建設,助力拉美區域一體化發展。”唐潔認為,近年來,中拉貿易增長和結構優化推動貨運相關產業發展,中拉間貨運能力提升、貨運服務改善又為雙方貿易深化合作提供支持。中拉間貨運能力提升,有助于打通拉美地區與國際其他貨運通道的聯系,助力拉美與其他國家間的貨運合作。


      多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拉美多國開花結果,正為中拉拓展貨運物流合作搭建基礎。震后重建的厄瓜多爾曼塔國際機場成為該國與世界聯通的重要通道;安提瓜和巴布達圣約翰深水港改擴建后,將助力該國成為地區航運中心;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鳳凰工業園建成后,將成為加勒比地區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物流平臺;牙買加南北高速路被稱為“通向發展富強的未來之路”;智利5號公路塔奇段被智利人民譽為中國朋友為其修建的一條“致富路”……


      唐潔認為,隨著中拉貨運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增加,拉美地區港口、鐵路、公路、空運等交通服務將得到改善,結合海運、空運、鐵路、公路等多種運輸方式的多式聯運服務水平也將進一步提升,便利雙方貿易往來。此外,貨運線路建設有利于吸引更多中國投資進入拉美國家,特別是基礎設施、能源、農業領域的投資合作將帶動當地產業升級。目前,中拉物流服務正朝著專業化方向發展,包括冷鏈集裝箱、跨境電商直運、商品車運輸、海外倉等專業化物流服務,可以更好地滿足不同類型貨物的運輸需求。隨著中拉跨境電商合作不斷深化,中國運用于貨運物流的5G、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也可能走進拉美地區,吸引拉美中小企業參與中拉國際貿易,推動中拉構建更加現代高效的物流體系,優化國際物流通道布局,完善國際供應鏈網絡。(高喬、楊瀚如)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