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非全方位務實合作動能澎湃——來自中非企業家大會的觀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9-08





      作為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中非工商界最高級別的經貿盛會,由中國貿促會和商務部共同主辦的第八屆中非企業家大會9月6日拉開帷幕。非方領導人及中非企業家代表、相關國際組織和機構代表約1000人共聚北京,相互交流、分享機遇。


      中非企業家在大會上探討了哪些合作議題?大會向中非工商界釋放出怎樣的信號?


      碩果累累 中非務實合作成果造福雙方人民


      貿易規模屢創新高、投資合作穩步增長、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中非經貿合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引發與會嘉賓共鳴。


      “以贊比亞、剛果(金)為主的非洲市場是我們在海外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業務區域。”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晉軍在大會上說,自1998年進入非洲市場以來,中國有色集團在這兩國投資超過40億美元,建設了銅礦山、銅冶煉廠和經濟貿易合作區。


      近年來,從“十大合作計劃”到“八大行動”再到“九項工程”,中非互利合作持續提質升級。2023年,中非貿易額達到2821億美元的歷史峰值;截至2023年底,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超過400億美元,是非洲最主要的外資來源國之一。


      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行長譚炯表示,截至今年8月末,國家開發銀行在非洲累計發放貸款650億美元,旗下中非發展基金引導帶動企業對非投資超320億美元,有效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喀麥隆克里比港務局總經理梅洛姆·帕特里斯·巴泰勒米說,中國是喀麥隆重要的貿易伙伴和投融資來源國,中國提供資金用于克里比深水港等建設,有助于降低非洲貿易成本,提高供應鏈可靠性。


      目前,中國在非洲設立的企業數量已超過5000家。從交通、能源到電力、住房,中國企業在非洲實施了一批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項目,改善了當地民生。過去三年,中國企業為當地創造超過110萬個就業崗位。


      “在非洲,我們已累計建成鐵路和城軌15000多公里、公路5000多公里,并將交通基礎設施與礦區、自貿區、工業園區、港口、城市等有效連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戴和根說。


      動能集聚 中非合作不斷向新興領域延伸


      從清潔能源到數字經濟,從航空航天到金融服務,近年來,中非合作不斷向新興領域延伸。


      中興通訊自1997年進入非洲市場,見證并參與了非洲通信技術從2G到5G的迭代演進。“在中非各方共同努力下,非洲信息通信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數字鴻溝逐年縮小。”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自學說。


      不只是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智能手機、移動支付、電商平臺、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正在成為中非合作的新亮點、新引擎。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總理特羅瓦達贊賞中國運用新技術提升經濟社會治理的寶貴經驗,希望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非洲經濟社會治理能力,在教育培訓、醫療服務、電力建設等方面提升現代化水平。


      “目前已經有18個非洲國家加入了《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國際經貿合作框架倡議》,我們歡迎更多非洲國家加入倡議,共同促進中非新興產業發展。”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說。


      與會外方嘉賓普遍談到,非洲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但動蕩、貧困與技術鴻溝阻礙非洲現代化進程,期待與中國持續拓展新興領域合作。


      “可再生能源技術、信息通信技術和農業現代化都是非洲的關鍵需求。”非洲工商會聯盟秘書長阿拉·伊茲說,來自中國的投資和技術正在推動非洲產業升級、促進整個非洲大陸發展。


      津巴布韋總統姆南加古瓦說,津巴布韋正在為企業在工程建設、生物醫藥、新能源等行業的科技研發創造更好條件,希望吸引更多高科技產業、新能源組件和設備等領域投資。


      攜手同行 中非共逐現代化之夢機遇廣闊


      當前,中國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非洲也正朝著非盟《2063年議程》確定的目標加速前進。與會嘉賓認為,中非在更大范圍、更多領域實現同頻共振,將為各自現代化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此次峰會上,中方提出了不少對非務實合作新舉措,中非經貿合作將迎來新的更大機遇。”贊比亞總統希奇萊馬說。


      津巴布韋貿易促進會首席執行官艾倫·馬朱魯對中方提出的“給予包括33個非洲國家在內的所有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印象尤為深刻。“中國是世界上重要的農產品進口國,我們十分期待分享中國大市場的機遇。”


      攜手邁向現代化,中非合作潛力巨大。


      “非洲自然資源豐富,工業化前景廣闊,發展空間巨大。”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莫鼎革說,中國化學將結合非洲各國發展所需和資源稟賦,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助力非洲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實現資源最優化、價值最大化。


      不少非方嘉賓對中國現代化建設取得的成就表示欽佩,期待與中國進一步加強交流互鑒,促進共同繁榮。


      “我們不只是與中國做生意,也在加強互學互鑒,學習中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助力本國經濟發展。”艾倫·馬朱魯說。(記者潘潔、謝希瑤、張千千)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