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多部門聚焦就業優先戰略,出臺增量舉措,從創造新的就業增長點、精準幫扶重點群體、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等方面完善就業措施。我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專家分析,四季度,更多促就業舉措落地實施,就業市場有望繼續改善。
多部門聯動增強政策合力
近期一攬子增量政策的主要目標之一是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多部門協同發力,從多方面強化政策合力,旨在擴大就業增量,優化就業結構。
擴大就業關鍵還是要發展,尤其是高質量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此前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要增強新興產業就業創造效應,拓寬生活服務性行業就業空間。具體而言,包括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充分釋放養老、家政、托育、物流等社會服務領域的就業潛力等。
擴大需求是創造新的就業增長點的另一抓手。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落實“兩重”“兩新”等舉措,對吸納就業效果好的項目加大支持力度。商務部副部長李飛此前表示,服務業對吸納就業、擴大投資、促進消費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持續完善服務業發展政策體系,加快促進重點領域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個體工商戶在穩就業、惠民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市場監管總局局長羅文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在稅收、社保、就業、融資等領域出臺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推動地方政府在場地、成本、培訓、招工等方面對個體工商戶實施精準幫扶。
針對重點就業群體精準施策
當前就業數據總體穩定,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的就業仍需要得到支持。同時,勞動力市場一直存在結構性矛盾。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一方面是青年就業壓力比較大,失業率還偏高;另一方面,制造業存在招工難的問題,尤其是一些制造業一線的技工還是供不應求。
對此,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介紹,今年中央財政下達就業補助資金667億元,支持地方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職業技能培訓等工作。1月至9月全國教育支出超過3萬億元。
農民工也是就業領域重點關注的群體之一。目前,全國農民工約3億人,其中,外出務工農民工1.9億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負責人宋鑫透露,下一步,將從完善外出務工機制、拓寬就近就業渠道、鼓勵返鄉創業增收、強化優先就業幫扶等四方面發力促進農民工就業。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也在培育更多有特色的技能勞務品牌,促進更多農民工實現技能就業。目前,全國已經形成近500個具有特色的技能勞務品牌,有的品牌帶動就業創業人數超過100萬人。”宋鑫介紹。
當前就業大局整體穩定
當前,就業大局整體穩定,就業形勢總體改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上半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也是5.1%,保持穩定態勢。
“前三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2個百分點,得益于經濟運行的穩中向好以及各類穩就業政策效果的釋放,四季度就業市場有望繼續改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蘇麗鋒表示,我國經濟結構中服務業占比持續提升,有望為就業市場帶來更多機遇。
不過,部分地區和行業勞動力市場供需錯位的現象仍然存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此前表示,將統籌抓好教育、培訓和就業,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深化技能中國行動,啟動技能強企行動,提升勞動者就業能力。此外,要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建立人力資源需求預測機制。
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也是重要的就業“蓄水池”。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表示,將優化完善社會保險制度,積極暢通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職工養老保險渠道,研究完善相關辦法,提升參保和待遇享受的便捷度。
“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有利于促進勞動者體面勞動和高質量充分就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長盧愛紅說。(記者 陳芳)
轉自: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