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種新藥進國家醫保 小藥片連著大民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2-02





      從每片2.43元降至2.11元——在今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中,難治性癲癇“救命藥”氯巴占片在半小時之內就實現了藥企與醫保部門的“雙向奔赴”,為需要長期服藥的罕見病患者帶來了福音。


      11月28日,國家醫保局發布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將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目錄新增91種藥品,其中有卡度尼利單抗注射液等26種腫瘤用藥、利魯唑口服混懸液等13種罕見病用藥以及15種慢性病用藥,藥品總數增至3159種。


      這是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的第七次調整。疊加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因素,預計2025年,新版目錄實施將為患者減負超500億元。


      每一種新藥進入醫保,都意味著患者家庭少一分負擔、多一分希望。此次醫保藥品目錄調整有哪些新看點?


      ——用藥保障再升級,結構更“優”了。


      每天服藥,是許多高膽固醇血癥患者長期以來承受的壓力。今年醫保藥品目錄新增的藥品,提供更多用藥便利:我國一款治療血脂異常的創新藥托萊西單抗注射液納入醫保,患者可以靈活選擇2至6周注射一次。


      每天扎一針,是許多糖尿病患者面臨的煩惱。今年醫保藥品目錄新增的藥品中,一款治療成人2型糖尿病的創新藥,一周僅需注射一次。


      醫保藥品目錄調整,不僅關注罕見病等少數群體,也在不斷解決常見慢性病患者的用藥之憂。


      聚焦群眾所需,醫保藥品目錄有“加法”,也做“減法”。此次調整調出了43種臨床已替代或臨床價值不高、長期未生產供應的藥品,讓醫保藥品目錄更合理。


      專家強調,醫保藥品目錄重在科學調整,不是簡單的“價低者得”。


      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司長黃心宇表示,本次調整后,腫瘤、慢性病、罕見病、兒童用藥等領域的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在不顯著增加基金支出的前提下,將更多填補目錄保障短板或者提升療效的品種納入目錄,實現“提質不提價”。


      ——創新藥比例再提升,“救急藥”更新了。


      宮頸癌,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如何更好呵護“她”健康?


      一款用于治療復發或轉移性宮頸癌的藥品,6月下旬拿到國家藥監局批件,又幸運地進入了新版醫保藥品目錄。速度之快,讓企業方談判代表深感意外:“希望更多新藥能夠更快服務患者。”


      此次醫保藥品目錄調整中,創新藥的談判成功率超過了90%,較總體成功率高16個百分點。新增的91種藥品中,90種為5年內新上市品種。其中,38種是“全球新”的創新藥,無論比例還是絕對數量,都創歷年新高。


      如今,經過七輪調整,累計已有149種創新藥納入醫保藥品目錄。國家醫保局醫保中心副主任王國棟表示,新藥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的速度不斷加快,讓參保群眾能夠及時享受醫保改革及醫藥創新帶來的紅利。


      更多創新藥進醫保的背后,是我國醫藥創新的蓬勃發展。2018年至2023年我國1類創新藥獲批上市數量整體上呈現上升趨勢,2023年獲批數量達35種,是2018年的4倍以上。


      ——推動目錄高效落地,確保患者能“真用上”。


      新藥進了醫保,還要能走進千家萬戶。


      與往年相比,今年國家醫保局等部門對藥品的配備使用、新藥推介、管理監督等提出具體要求,以確保目錄真正落地見效,更好滿足患者合理需求。


      此外,通過“雙通道”管理機制,一些原來主要在大型醫院供應的醫保談判藥品,目前可以在全國10余萬家醫保定點藥店銷售并納入醫保報銷。


      此次談判協議中,國家醫保局還要求企業在目錄落地前,全部落實藥品追溯碼,實現全程“可追溯”,進一步強化配備和供應情況監測,確保藥品可及性得到提升。


      截至2024年10月底,協議期內談判藥品累計受益8.3億人次,累計為患者減負超8800億元,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實實在在惠及患者。


      小藥片連著大民生。更科學、更有溫度的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將為億萬百姓帶來更多健康“獲得感”。(記者徐鵬航)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