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全國兩會的全球影響力日益提升”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3-17





      作為世界觀察中國、讀懂中國的重要窗口,中國全國兩會吸引了外國媒體的廣泛關注。透過今年的中國全國兩會了解中國政策走向,國際輿論更加看好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潛力,普遍肯定中國為變亂交織的世界帶來了寶貴穩定性。


      “展現出中國對保持經濟增長充滿信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5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期目標為5%左右,受到國際輿論高度關注。


      阿根廷《號角報》報道說,得益于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2024年中國成功實現了5%的經濟增長目標,增速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盡管全球經濟存在不確定性,但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仍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今日歐洲新聞網站報道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聚焦經濟穩定、科技創新、環境保護等,彰顯中國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堅定決心。在全球經濟疲弱的大環境下,中國將2025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期目標設定在5%左右,綜合考慮了國內外形勢和各方面因素,兼顧了需要與可能。


      新加坡亞洲新聞臺網站刊文指出,自2023年以來,中國一直保持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在國際貿易緊張和全球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展現出中國對保持經濟增長充滿信心”。


      西班牙《經濟學家報》報道說,去年以來,中國經濟在一系列宏觀調控舉措下呈現穩定增長態勢。今年中國全國兩會提出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等具體舉措,將進一步釋放消費增長潛力,促進內需。


      印度《今日商業》雜志報道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具有科學性和現實性。中國政府推動經濟持續增長,將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奠定基礎。


      巴西247新聞網報道說,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中國全國兩會具有特殊意義,成為“探討中國經濟未來發展以及應對全球性挑戰的重要平臺”,重申了中國經濟韌性及對全球創新領域的貢獻。


      “推動科技創新成果更多惠及全球南方”


      “人工智能+”“具身智能”“6G”……今年中國全國兩會期間的這些熱詞,凸顯中國在科技領域的迅速發展。國際輿論認為,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說,中國人工智能模型、人形機器人等嶄露頭角,“硬核”科技產業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進入收獲期,為市場注入了信心。


      “科技創新是今年中國全國兩會上的一大熱門話題。”巴西247新聞網報道說,以宇樹科技為代表的中國初創企業在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領域展現出強大競爭力。中國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新舉措將加速技術與產業融合,“人工智能+”等創新項目的實施力度將不斷加大。


      《號角報》在報道中說,中國政府強調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性,這有助于進一步鞏固中國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地位。


      “中國政府支持人工智能發展的態度鮮明。”《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認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人工智能”被多次提及,表明中國政府將積極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巴基斯坦《論壇快報》表示,近年來,中國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等新興科技行業發展迅速。未來,中國將進一步推動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和節能技術發展,通過人工智能和綠色技術共同推動經濟增長。


      古巴《格拉瑪報》報道說,創新與技術發展在今年中國全國兩會期間受到重點關注,“中國正加快從‘制造’向‘創新創造’轉變,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積極推動科技創新成果更多惠及全球南方。”


      “為其他尋求建立高效且符合自身國情治理方式的國家提供了有益借鑒”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始終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中國全國兩會釋放出中國將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強烈信號。


      巴西《圣保羅日報》報道說,中國全國兩會不僅是中國國內的重要會議,也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會議。對巴西而言,密切關注中國全國兩會并積極與中國開展對話,有利于鞏固雙邊貿易、加強科技和環境領域合作。


      阿根廷《十二頁報》報道說,中國全國兩會上提出的相關政策舉措反映出中國吸引更多外資、保持經濟穩定和工業發展勢頭的努力,體現了中國致力于創造更具吸引力、更公平的商業環境。


      “中國全國兩會不僅是中國國家治理的重要機制,還為其他尋求建立高效且符合自身國情治理方式的國家提供了有益借鑒。”尼日利亞《外交官特刊》報道說,各國可以相互學習經驗,探索創新,以應對自身面臨的挑戰。


      美國“歐亞評論”網站刊文指出,隨著中國國際地位不斷上升,“中國全國兩會的全球影響力日益提升”。文章指出,面對世界范圍內不斷加劇的保護主義和“脫鉤斷鏈”等種種外部挑戰,中國持續拓展貿易伙伴關系、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許多發展中國家也正在尋求學習借鑒中國經驗,以應對挑戰并推動可持續增長。


      尼日利亞《國家報》報道說,作為中國的合作伙伴,尼日利亞關注并研究中國全國兩會成果具有重要意義,這有助于更好理解中國在貿易、投資及其他合作議題上的政策方向。中國全國兩會不僅闡明了中國經濟發展方向與關鍵目標,也展現了中國從自身經驗、本國國情和社會現實出發,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智慧。


      “中國正不斷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格拉瑪報》在報道中認為,隨著貿易往來和國際合作的不斷深化,中國的發展將為全球經濟增長和發展路徑變革帶來更多新機遇。在全球發展面臨挑戰的背景下,中國全國兩會不僅為中國的未來發展作出部署,“也為深化全球南方合作奠定重要基礎”。(記者?姜波、陳海琪、顏歡、張矜若、鄒松、朱玥穎)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