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夏季達沃斯論壇聚焦中國新經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作者:王俊嶺    時間:2016-06-27





      6月26日,2016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開幕,本屆年會的主題為“第四次工業革命——轉型的力量”。與會人士普遍認為,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后,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重要性超越了GDP增速數字本身。而從中國科技創新發展態勢、日益加深的對外開放格局以及正確的宏觀政策導向等方面來看,人們有理由對中國經濟的未來充滿信心。


      增長質量受關注


      在本屆達沃斯論壇上,越來越多的海內外經濟界領袖,把目光放在了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特別是新增長點上。


      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理事長馬蔚華在論壇中指出,從“科研經費占GDP的比重”、“科技成果的轉換率”、“技術進步對GDP的貢獻率”等主要指標來看,目前中國GDP的技術含量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因此,現在不應糾結于GDP增長速度本身,關鍵是如何讓經濟增長有技術含量,進而具有競爭力。“如今,我們需要通過科技創新來提高GDP質量,尤其是制造業。”馬蔚華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表示,在這個大變革的關鍵時期,誰能夠把握好未來的趨勢,誰就可以脫穎而出。


      科技創新成關鍵


      科技創新對于中國新經濟的引領,同樣受到與會者們的關注。


      在“科技中國”分論壇上,多位與會企業家及學者建議,科研成果轉化率的提高需要一個全方位的體制機制保障,不僅政府要負起責任,企業也要積極對接市場和研究者,推動科研創新成果轉化。此外,學者自身也要突破傳統思維的束縛,更加重視科研成果對新經濟的價值。


      漢富控股總裁郭露表示,如今新產業、新模式、新企業正在大量涌現,同時一些傳統產業也正在升級改造,這些都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過程中極具希望的新增長點和新動力。而新經濟的發展不僅需要大量的融資支持,同時新產業和新企業本身的特點亦要求在金融服務體系、模式、工具等層面進行創新。


      中國潛力被看好


      那么,轉型時期經濟的下行壓力是否會影響海內外經濟領袖對中國的信心呢?面對此前國際上一些“中國經濟走下坡路”的觀點,荷蘭皇家帝斯曼集團董事長謝白曼表示,中國經濟有著良好的基本面、龐大且不斷發展的市場,以及為資本提供強大支撐的優質基礎設施,因此自己對中國經濟最終能夠實現成功的轉型充滿了信心。


      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26日的論壇上指出,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已呈現出了“增速變化”、“結構優化”、“動能轉化”的新特點。


      “我們有雄厚的物質基礎,有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有比較完善的基礎設施。我們有13億人口的市場,有9億多勞動力,有7000萬市場主體,人力資源的總量也達到7100多萬。這就是我們的潛力,我們的空間,我們的韌性。所以,大家對中國經濟一定要有信心。”徐紹史強調。(記者王俊嶺)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