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今天是全國公安機關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日,記者從公安部獲悉:去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相繼組織開展了打擊整治非法集資、地下錢莊、證券期貨犯罪,以及假幣、銀行卡網上非法買賣、利用黃金交易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和出口騙稅等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共破獲各類經濟犯罪案件20.7萬起,挽回直接經濟損失470余億元,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做出了積極貢獻。
活動期間,各地公安機關采取多種形式,重點圍繞非法集資、傳銷等涉眾型經濟犯罪,以及假幣、銀行卡詐騙、侵犯知識產權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突出經濟犯罪。其中,“e租寶”“中晉系”“融資城”等案(事)件,均呈現出波及人員眾多、地區廣泛、涉案金額巨大的特點,擾亂金融市場秩序。此外,去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立妨害信用卡管理和信用卡詐騙案件近6.3萬余起,同比上升近40%。在制售假冒偽劣犯罪方面,跨境跨地區售假、網上售假案件明顯增多,制假環節“分散生產”、儲存環節“多點囤積”、運輸環節“人貨分離”、銷售環節“真假混雜”等情況頻繁出現,加大了查處難度。
據了解,下一步公安機關將繼續保持對經濟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嚴密防范并積極化解各類經濟犯罪潛在風險。公安機關也表示希望廣大群眾進一步提高防范意識,發現涉嫌經濟犯罪線索的,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記者張璁)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