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委書記省長集中表態 四大領域釋放動力信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作者:曾偉 曹彥語    時間:2016-03-10





      各地省委書記、省長在全國兩會上的發言是觀察各地施政方向的窗口。今年他們最關注的是啥?在當前已經舉行的代表團開放日等活動中,各地省委書記、省長,回應關切,展示理念,釋放信號。


      一個詞匯,反復出現——創新,將成為引領中國經濟發展支柱。


      一個目標,異常堅定——扶貧攻關,倒排工期,全面小康不讓一個人掉隊。


      一個方向,步履鏗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拓展中國發展新空間。


      一份牽掛,充滿期待——綠色發展,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記者梳理發現,描繪“十三五”規劃藍圖和今年工作,“創新”、“扶貧”“改革”、“綠色”,成為各省省委書記、省長講話關鍵詞和高光詞。


      關鍵詞一:創新驅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黨的十八大以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神州大地落地生根,引領中國經濟不斷向前。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創新發展居于首要位置。


      在已經舉行的二十多個代表團開放日中,北京、福建、四川、安徽、貴州等地的省委書記在談話中都重點提到了“創新”。


      從各省實際出發,科學規劃,提出與本省情況相符合的創新路線圖,是所有提及創新的省委書記、省長之間的共識。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在講話中表示:“對于北京來說,最大優勢就在于創新。北京將以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為契機,力求在科技創新上取得更大突破。”近年來出現了中國人赴日搶購馬桶蓋的風潮,對此,福建省委書記尤權說,泉州一些企業生產的馬桶蓋就并不比日本的差,這是基于科技創新和產品升級。


      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在講話中更強調轉型。在談到四川的具體情況時,他說,要把全面創新改革作為引領四川“十三五”發展的“一號工程”,加快推動發展由要素驅動為主向創新驅動為主轉變。


      在保持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同時,如何做到讓創新成為其源源不竭的驅動力,也是每一個經濟趕超省份需要面臨的問題。安徽省委書記王學軍提到,安徽將會全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加快建設有重要影響力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產業創新中心。


      作為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貴州省委書記陳敏爾也在講話中提到,貴州將會持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開發人力資源,爭取建設一批“雙創”示范基地,充分釋放全社會創業創新潛能。


      從經濟發展的第一梯隊,到西部貧困省份,從先行先試的改革試點,到努力趕超的轉型省份,創新正在給各地發展注入磅礴的動力。


      關鍵詞二:脫貧攻堅


      8日上午四川省代表團全體會上,四川省長尹力在回答德國記者關于扶貧工作的提問時表示,如果到2020年,四川摘不了“窮帽”就摘“官帽”。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6日上午舉行開放日。面對記者對青海扶貧問題的關注,青海省長郝鵬則用了“有基礎、有條件、有信心、有決心、有舉措、有保障”來形容青海的脫貧攻堅情況。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立的“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中第一個奮斗目標,“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脫貧攻堅”任務繁重而緊迫。


      “繪制路線圖、時間表,明確減貧數量,列出摘帽計劃”、“找準貧根,因村施策、因戶施法,對癥下藥、靶向治療,不搞大水漫灌、大而化之”……兩會上,針對扶貧攻堅,進入沖刺階段,各地也用堅定行動和明確態度表達了自己的決心。


      與四川和青海一樣,依然面臨著嚴峻脫貧任務的還有甘肅、貴州、云南、江西等地區。


      大扶貧與大數據戰略結合。在談到脫貧攻堅的具體舉措時,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表示,甘肅將充分發揮大數據平臺的監測倒逼作用,堅決打贏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攻堅戰、整體戰和大決戰。陳敏爾在講話中談到,貴州將矢志不渝地推進主基調主戰略和大扶貧、大數據兩大戰略行動,要把小康奔得更快,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苦干實干,在戰略部署上“扣扣子”、責任履行上“擔擔子”、工作落實上“釘釘子”。


      產業扶貧助力、由‘輸血’轉為‘造血’”。云南省委書記李紀恒以云南怒江大峽谷舉例,他說,“怒江大峽谷現在是貧困落后的,我們看到了怒江大峽谷里豐富的旅游資源,變最大的困難為最大的優勢,現在怒江機場、高速公路建設已經啟動了。我們有信心在未來5到10年,把怒江大峽谷打造成世界級的旅游勝地。”江西省長鹿心社強調,要打好產業扶貧攻堅戰,培育特色生態農業,重點建設果業種植加工、優質生豬及肉制品生產加工、草食畜禽產業、有機山茶油、蔬菜和花卉苗木“六大基地”。挖掘旅游資源,發展生態、紅色、鄉村、休閑“四大旅游”,使其成為貧困地區群眾增收的重要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全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廣東也在今年兩會提出了自己的脫貧目標。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表示,按照國家標準,廣東還有30多萬貧困人口,按照廣東自己確定的4000元的標準,廣東還有190多萬貧困人口。廣東計劃用3年時間,到2018年在全國率先完成扶貧攻堅任務。


      關鍵詞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5年11月10日,習近平在主持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論斷。在今年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結構性改革”一詞共出現了10次。兩會上,“結構性改革”也成了各地省委書記、省長討論的熱點話題。


      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到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各地省委書記、省長都給出了積極表態。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指出,廣東要扎實做好“三去一降一補”,今年要完成2333家國有關停企業的市場出清,化解250萬平方米商品房庫存等。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強調,今年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必須要結合本省發展實際,認識、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一手抓新增長點,培育新的增長動力,一手抓存量調整,落實五大任務。


      如何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早在2015年9月,安徽省就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方案。安徽省委書記王學軍在今年兩會上提出,安徽省將會深入實施調轉促“4105”(確立四大發展目標、實施十大重點、工程強化五大保障)措施行動計劃,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結合本省產業實際情況,從供給側一端出發,為傳統產業改革轉型提供思路,凝聚了諸多省委書記、省長的共識。


      海南旅游資源豐富,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表示,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更精更優更豐富的旅游產品。河北“一鋼獨大”,產能過剩尤為突出,河北省委書記趙克志表示,推進結構性改革,既做減法,又做加法,更做乘法,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關鍵詞四:綠色發展


      在2015年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綠色發展并肩“創新、協調”。經濟的快速發展不能以環境作為代價,還自然生態以山清水秀,是全社會的共識。


      面對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導致的長江局部水環境質量降低、水生態系統受損、水土流失加劇、重要濕地萎縮等問題,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表示,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放在壓倒性位置。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也表示,要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全面開展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東部省份也表達了相同看法。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表示不把污泥濁水、違章建筑、臟亂差帶進“十三五”,以環境倒逼轉型升級。河北省委書記趙克志表示,產能去不去、項目上不上,不僅看產業標準,更要看環保標準,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在今年兩會上,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還成了甲醇汽車的“代言人”。王儒林舉2013年山西晉中市投入運行的150輛甲醇出租車為例,說明甲醇汽車在節約成本、減少排放等方面均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王儒林稱,發展甲醇汽車,是國家化解焦炭產能過剩的重要途徑,也是節能減排防治大氣污染的有效措施,更是發展替代燃料的重要方向。為此,他建議國家加大對甲醇汽車發展的扶持力度。


      創新、扶貧、結構性改革、綠色發展,各地共識正凝聚成中國發展的澎湃動力,讓中國發展前景更加值得期待。




      轉自:人民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