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規劃紅利”惠及更多百姓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作者:李洪興    時間:2016-03-09





      五年規劃,是執政者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大勢的判斷和方向的掌控,決定著中國的未來


      全國兩會正在召開,關于“十三五”規劃的討論,成為會場內外共同關注的熱點。對個人來說,關注“十三五”就是關注自己的未來;對代表委員而言,審查、討論規劃綱要草案既是履職參政的一部分,也是為中國謀定新圖景新未來。


      過去五年,與世界經濟的“亞健康”相比,中國經濟“風景獨好”。“十二五”期間,GDP年均增長7.8%,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12萬公里,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億多……可以說,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和百姓福祉的增加,離不開中國這五年以為期的發展規劃。正如以色列理工學院資深研究員什洛莫·邁特爾所言,“長期規劃告訴每位公民,國家的目標是什么,每個人應該怎樣做來實現它。世界領先企業有長期戰略規劃,為什么國家不應該有?”


      五年規劃是執政者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大勢的判斷和方向的掌控,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了藍圖,就有了方向”,“十三五”規劃描繪的正是中國未來的藍圖。從數字看,“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包含了165項重大工程和項目,兩會期間,諸如“五年后,小明生活的十大變化”“與你有關的‘錢景’項目”等文章吸引著各方眼球。與其說這是一種“干貨提煉”,不如說更寄托著公眾對自身“獲得感”的期許。“‘十三五’規劃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代表委員的心聲也是廣大群眾的期待。


      更重要的是,這一個五年規劃,對接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第一個百年目標,未來五年可說是民族復興之路上的關鍵一程。目標高遠,更需腳踏實地。“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在兩會上屢屢被代表委員引用。扎實的工作往往要做在最前面,第一次在民營企業做前期調研,第一次使用微信平臺收集公眾建議,第一次請專家在討論結束后簽下自己的論證意見……“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中的這些“第一次”,正是規劃科學性、嚴謹性最好的注腳。難怪有代表認為,綱要草案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個字——“準”。


      “十三五”期間,中國也將經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更高發展階段邁進的艱難躍升。過去的發展成績來之不易,要在60萬億元高基數上實現增長突破更為不易,可謂“經濟規模越大,增長難度隨之增加”。有代表認為“人均預期壽命再提高1歲”,就涉及扶貧攻堅、社會保障、醫療產業、醫療體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課題。還有代表分析,“中國人去國外掃貨,說明我們很有購買能力。為什么不在國內掃貨?說明我們的產品質量還不滿足要求。”目標數字看似很小,要想實現卻并非易事;一件商品雖小,背后的技術轉型升級卻是大課題。


      “有挑戰也是正常的,相信中國一定能夠實現目標。”網友的看法很有典型意義,不過,“怎么看”的背后更應該是“怎么干”。“做好慢性病防治,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的一個關鍵因素”“政府為企業的自主創新全程保駕護航”“把‘互聯網+’等創新理念運用到農村農業中來”“運用大數據推動經濟發展轉型升級”……“十三五”規劃綱要開辟了巨大發展空間,代表委員們的建言獻策,很多都是從實踐中來、也能落實到實踐中去的。更重要的是,這份五年規劃,也將打開許多發展的窗口,從地方、企業到個人,只要有眼力有能力,就一定能在其中找到出彩的機會,享受到“規劃紅利”。


      藍圖已經繪就,奮斗贏得未來。“中國‘十三五’的宏偉目標,如果成功實現,那將是驚人的成就。”邁向2020,面向全面小康,既不能給群眾少辦一件實事,也不能躲避任何一種挑戰。我們有理由期待,這個春天會釋放更多信號、凝聚更多力量,給中國和世界的未來注入強大的信心。


      《人民日報》(2016年03月09日05版)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