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計劃退出歷史舞臺 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
科技部副部長侯建國院士16日在京宣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批重點研發專項指南發布,標志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正式啟動實施。
據了解,此次指南的最終誕生經歷了31個部門的9次國家科技計劃部際聯席會議,參考科技界、產業界和經濟界多位高層次專家組成特邀“咨評委”而成。
侯建國表示,此次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著力解決制約我國科技計劃引領帶動創新發展的深層次重大問題,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解決原有計劃體系日益突出的重復、分散、封閉、低效等問題,遵循科技發展的客觀規律,發揮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地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改革凝練形成兩大核心任務:一是建立公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二是構建新的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體系框架和布局。根據64號文的要求,改革的全部主體任務都要在2014-2016年三年改革過渡期內完成。
目前,第一大核心任務——“公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已經初步形成。部際聯席會議已成為凝聚共識、協商決策的重要平臺,特邀咨評委已開始發揮重要的戰略咨詢作用,首批7家專業機構已經啟動改建并準備承接項目管理職能,“全程嵌入式”監督和評估體系正在形成,計劃管理信息系統已開始面向科技界提供服務,“一個制度、三根支柱、一套系統”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已初步成型。
第二大核心任務——“構建新的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體系框架和布局”方面,原有的100多個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被整合成五大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基地和人才專項。
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整合了原有的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專項,和發改委、工信部管理的產業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以及有關部門管理的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被認為是“科技計劃布局構架改革的重大舉措”。作為五類計劃中最早啟動的一項改革,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肩負著為其他四類計劃的優化整合和管理改革“架橋鋪路”的重要使命,要通過改革后的新機制發揮出更加高效的創新供給能力,充分驗證改革措施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其啟動實施集中體現了改革進行至今各項工作取得的實質性進展”。(記者馬麗)
轉自:人民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