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積金實現賬隨人走 這1.3億人換城市工作買房方便了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7-08





      7月起,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業務在全國范圍內實現“賬隨人走,錢隨賬走”。記者咨詢多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得知,除在轉入地提供原繳存賬號等信息外,個人在轉出地無需再辦理任何手續。對換城市就業、及要在新城市用公積金貸款買房的人來說可節省不少時間和資金成本。
      誰受益?
     
      1.3億繳納公積金的職工實現“賬隨人走”
     
      住建部消息稱,2017年6月末,全國所有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全部接入全國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平臺,自7月1日起,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業務已全部可以通過該平臺辦理。
     
      平臺上線后,有多少人因此受益?根據住建部等部委聯合發布的《全國住房公積金2016年年度報告》,2016年住房公積金實繳職工為13064.50萬人(約1.3億人)。未來,這部分人更換就業城市辦理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業務將更方便。
     
      此舉還將惠及未來新增繳納公積金的人(包括流動人口)。去年10月國家衛計委《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6》發布會公布信息顯示,中國從城市到城市的城城流動人口逐漸增加,占流動人口的份額從原來不到10%提升至2015年底的30%,并預計“未來,這一比例可能會繼續增加”。
     
      截至2015年末我國流動人口規模達2.47億人,相當于每六個人中有一個是流動人口。《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預計,未來人口流動仍活躍,以“璦琿—騰沖線”為界的全國人口分布基本格局保持不變,但人口將持續向沿江、沿海、鐵路沿線地區聚集,城市群人口集聚度加大。
     
      啥好處?
     
      ——受理快、少跑腿:轉出地無需辦理任何手續
     
      以“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為目標,該平臺的上線使轉移接續效率明顯提高,同時,也擠壓了非法中介的生存空間,保障個人信息安全。
     
      根據規定,跨區域就業的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在手續齊全、符合轉出地相關規定的情況下,向轉入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提出申請,即可通過平臺辦理轉移接續業務。
     
      記者咨詢多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得知,接通平臺后,住房公積金轉入地一般需要兩個信息:一是原繳存管理部門全稱,二是原繳存地的個人住房公積金繳存賬號;而在轉出地,個人無需辦理任何手續。
     
      而在此前,個人自行轉移住房公積金至少需要3個材料。“新單位轉移接收函、身份證復印件、以及原單位開具的轉移申請都是必備的”,北京某事業單位人事部工作人員田雪告訴記者。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有的轉入地管理部門還要求本人攜帶身份證到相關部門提出申請;有的則不需要,個人提交申請,直接通過單位經辦人辦理即可。
     
      ——省時省錢還安全:北京轉至長沙11個工作日可完成
     
      “現在若想把在北京繳存的公積金轉移至長沙,準備好材料后,需要讓新單位在長沙重新開立賬戶,提交完材料,一般11個工作日可完成轉移。”長沙公積金管理中心客服人員告訴中新網記者,轉移接續業務辦理時間變短、效率更高。
     
      由于各地住房公積金政策不一致、貸款限額不同,以前異地轉移存在手續復雜、接續難的現實問題,如果更換城市就業,最好的辦法就是一次性全部取出。四年前,跟隨家人從北京轉移到杭州工作生活的王先生就沒有轉移公積金,“聽說轉移手續很麻煩,就直接都取出來了,也沒再管。”
     
      與王先生的情況類似,很多本來在異鄉打拼、又返回老家發展的職場一族不在少數。因提取條件不足或為了圖省事,不少人直接花錢把材料給了所謂的中介去辦理,無意間將個人信息和資金置于危險境地。
     
      據了解,這一平臺的啟用不僅保障了住房公積金個人賬戶資金安全、快捷轉移,還實現了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貸款等業務信息的接續,有利于轉入地中心及時為職工提供貸款、提取等相關服務。
     
      ——年輕人回鄉就業、公積金貸款買房更方便
     
      在上述國家衛計委的流動人口報告中,還有兩個數據引起了記者注意。
     
      一方面,流動人口流向中心城市的比例在下降,流向非中心城市地區的比例有所上升,2013年流向中心城市的跨省流動人口占全國跨省流動人口的比例為56.8%,2015年則降至54.9%;另一方面,家庭化流動趨勢加強,超過一半家庭有3人及以上同城居住。
     
      由此來看,以特大城市為代表的中心城市,不再是流動人口的不二選擇,中小城市愈發具有吸引力。同時,家庭化流動模式趨強或正是他們不選擇大城市的原因之一,與家庭成員同城居住,意味著安家置業需求更高,大城市樓市的高房價和高門檻顯然不合適。
     
      而住房公積金全國范圍內實現“賬隨人走,錢隨賬走”,將讓換城市工作的人在新城市辦理公積金貸款買房的手續更方便。
     
      在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看來,此舉還側面支撐了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回鄉置業的打算,甚至有助于三四線樓市去庫存。“大城市房價偏高,年輕人靠自己打拼買房的難度越來越大,相比之下,回鄉置業更現實、也更容易”,鑒于公積金異地轉移日益順暢,年輕人回鄉置業也有了“底氣”。(種卿)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央國家機關住房公積金繳存八項新服務措施出臺

      中央國家機關住房資金管理中心23日公布住房公積金繳存服務八項新措施,為中央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城鄉發展一體化、就業創業、創新創造、國有資產管理等領域出臺的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舉措提供配套服務。
      2017-05-24
    • 全國住房公積金2017年年度報告發布

      全國住房公積金2017年年度報告發布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人民銀行聯合發布《全國住房公積金2017年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全面披露了2017年全國住房公積金管理運行情況。
      2018-06-01
    • 多地調整公積金政策:提取便利了 條件放寬了

      多地調整公積金政策:提取便利了 條件放寬了

      住房公積金政策歷來備受購房者關注。近來,包括河北、北京、廣州、南京、汕頭、長沙、銀川、福州、哈爾濱等多地調整公積金提取政策。
      2019-01-09
    • 公積金基數本月調整 實際工資繳存仍未普及

      公積金基數本月調整 實際工資繳存仍未普及

      每年7月左右,各地都會調整職工“五險一金”的繳存基數,對于大家熟知的住房公積金,本月開始,住房公積金的基數、繳存比例和月繳存限額會根據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水平確定繳存基數。
      2019-07-0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