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價降、手術費升:我國公立醫院正在告別“以藥補醫”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7-16





      15日,廣東的患者就醫時發現處方單變了:藥品價格降、手術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價值的項目漲價……自北京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后,7月15日廣東770家公立醫院宣布全面取消藥品加成。
     
      今年,我國所有公立醫院將于9月30日前取消藥品加成,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屆時,我國公立醫院將徹底告別“以藥補醫”的歷史。
     
      破除“以藥補醫”后,看病哪些環節將發生變化?公立醫院能否徹底回歸公益?記者為此展開了調查。
     
      “零差率”銷售3000多項醫療服務價格調整
     
      15日上午,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來自潮州市的邱女士用37元買到了5片“孟魯司特鈉片”,在6月份,它的價格是42.55元。同時,醫生的掛號費從7元漲到20元。整體算下來,兩次就醫花費差別不大,但是內容變化了。
     
      從7月15日零時起,廣州地區152家公立醫院藥品(中藥飲片除外)實施“零差率”銷售,3000多項醫療服務項目執行新的價格。
     
      目前,廣東省770家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已全面推開,告別了“以藥補醫”機制。據廣東省醫改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改革以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為切入點,通過醫療價格和收費項目調整,構建公益性導向更加明確的運行新機制。
     
      廣州公立醫院普通門診、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診查費分別調整至每診次10元、20元、30元。下調了1110項CT、MRI等大型設備檢查、檢驗項目價格,上調了2457項診療、手術、康復、護理、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項目價格,并建立動態調節機制。
     
      “十二五”以來,我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提速擴面,“以藥補醫”的機制加快破除。截至2017年初,縣級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范圍已擴大到200個地市。在前期試點基礎上,今年公立醫院綜合醫改將向全國推開。其中,取消藥品加成,改變“以藥養醫”不合理現狀,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新一輪醫改以來,我國逐步取消藥品加成,公立醫院的藥占比由2009年的46%下降到2016年的40%。今年全面取消藥品加成,預計將為群眾節省藥品費用600億至700億元。
     
      醫生專心“看病”不再開藥賺錢
     
      走訪多家醫院了解到,破除“以藥補醫”后,看病環節將發生系列變化。
     
      患者就醫“費用”將產生變化。廣東省醫改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門診費用均以藥費為主,取消藥品加成將可減輕這部分參保人的醫療費用負擔。對于住院患者,住院治療中以藥品為主的參保人醫療費用將下降,住院以手術等診療項目為主要治療手段的參保人費用將有小幅增長。廣州市長期治療高血壓的李女士,一直服用的降壓藥“替米沙坦片”從每片6.5元降到了5.8元。長期看,價格整體降低了。
     
      此外,醫院的“藥房”和醫生的“處方”也將產生變化。患者擔心,取消藥品加成后,藥房將成為醫院的運營“成本”,會否使醫院不再重視藥房,患者買藥將不再方便?
     
      廣州市醫改辦負責人解釋,在藥品采購方面,廣州市將建立醫院藥品集團采購平臺,探索和實施公立醫院藥品耗材帶量采購、統一配送。在取藥方面,將探索醫療機構與定點零售藥店開展處方外配業務的銜接機制。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已率先實現“醫藥分開”,將成人藥物處方流向院外定點零售藥店。該中心副主任龔四堂說,從管理的角度,并不同意藥房不再盈利就“甩包袱”這個觀點。在整個運營鏈條上,即使是虧損,必須要做的保障還是要做,該院仍保留了兒童用藥和住院、急診用藥。
     
      “‘醫藥分開’、處方外流是大趨勢,重要的是以后醫生能夠專心‘看病’,不再考慮通過開藥去賺錢了。”一位王醫生告訴記者。
     
      “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公立醫院回歸公益
     
      據業內專家介紹,藥品加成曾經是在醫療機構快速發展而國家財政投入不足等的權宜之計。在醫療機構中,藥品以高出醫院實際采購價15%的價格賣給患者,使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受到嚴重損害,有些醫生熱衷于開大處方,加重患者負擔。
     
      廣州市醫改辦主任唐小平說:“以藥補醫機制使公立醫院運行偏離了公益性軌道。破除以藥補醫機制是扭轉公立醫院逐利行為的突破口,是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必須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同步實行綜合改革,建立新的運行機制,才能使公立醫院真正回歸到公益性的軌道上來。”
     
      按照政策要求,公立醫院將取消藥品加成,并按“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的思路,破除舊機制、建立新機制。“騰空間”就是將開展藥品生產流通全流程改革,擠壓藥品價格虛高的水分。開展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激發醫院及醫務人員合理用藥、控制費用的內生動力。“調結構”就是把降低藥價、規范醫療服務行為騰出的空間用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把檢查、檢驗價格降下去,服務價格提起來,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優化醫院收入結構。“保銜接”,就是醫保支付和財政補助同步跟進、無縫銜接。
     
      業內專家提醒,在改革過程中,各級公立醫院還需健全全面預算、第三方審計和信息公開各項制度,堅決防止在取消藥品加成后,又出現以耗材、檢查、化驗牟利的情況。使得公立醫院真正回歸公益性。(新華社記者肖思思、劉羽佳)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今年全面推開城市公立醫院改革:看病沒那么難,也便宜了

      今年全面推開城市公立醫院改革:看病沒那么難,也便宜了

      2015年4月召開的中央深改組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同年,試點擴至100個城市。今年,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將全面推開改革。
      2017-07-13
    • 公立醫院薪酬改革大擴圍邁入沖刺期

      公立醫院薪酬改革大擴圍邁入沖刺期

      2018年是公立醫院薪酬改革試點大擴圍的關鍵年。按照人社部等四部委的相關部署,今年除此前明確的部分試點城市外,其他城市至少選擇1家公立醫院開展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如今,距離此輪試點結束已不到5個月時間,各地公立醫院薪酬...
      2018-07-23
    • 全國今年啟動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

      全國今年啟動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

      三級公立醫院是老百姓眼中的“大醫院”,與之有關的每一項改革都牽動人心。《關于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提出,2019年在全國啟動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2020年基本建立較為完善的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
      2019-01-3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