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打擊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舉債還將保持高壓態勢。”中財—鵬元地方財政投融資研究所執行所長溫來成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溫來成的這一判斷,基于最近高層一個月內兩次嚴控地方政府債務(下稱“地方債”)增量的表態,以及今年以來疾風驟雨般地嚴打違法違規舉債行動。
7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這次會議強調“要積極穩妥化解累積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有效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
而在10天前結束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在談及防控金融風險時,指出“各級地方黨委和政府要樹立正確政績觀,嚴控地方政府債務增量,終身問責,倒查責任”。這是中央首次提出對地方債實行終身問責并倒查責任。
溫來成表示,目前以地方投融資平臺為代表的隱性政府性債務確實有所增長,這對防范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形成挑戰,最近兩次重要會議都提出嚴格控制地方政府債務增量,顯示出高層對地方債管理的高度重視,打擊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力度還會加大。
目前我國地方債風險總體可控。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我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15.32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率(債務余額/綜合財力)為80.5%,低于國際通行的警戒標準。
長期關注地方債的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鄭春榮告訴第一財經,為了控制地方債規模,我國采取地方債限額管理,從2016年的數據來看,地方債余額規模明顯低于債務限額規模,一些地方并未用足舉債額度。
不過,近兩年一些地方政府官員違法違規舉債擔保,增加了局部地區潛在的債務風險。為了防范潛在風險,財政部聯合多部委展開史上最嚴的規范地方債管理行動。
財政部表示下一步,對涉嫌違法違規舉債擔保的其他地區和金融機構,待相關省級政府和監管部門依法依規處理后,將及時予以通報處理結果。
除了事后問責,財政部開始給地方債管理制度打補丁,不讓地方政府“鉆空子”。
溫來成表示,在控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方面,不僅需要嚴格執法,堵住地方違法違規舉債“后門”,還需要進一步開大“正門”,以滿足地方政府發展經濟所需的融資需求。
近期,財政部相繼公布了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兩大細分品種——土地儲備專項債券和收費公路專項債券,希望通過發行這兩大專項債券拓展地方政府在土地儲備和公路建設方面的籌資渠道,滿足地方融資需求,從而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行為。
轉自:第一財經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