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業形勢持續向好是如何實現的?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7-30





      今年上半年,我國就業延續了良好態勢:1至6月城鎮新增就業735萬人,同比增加18萬人。二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3.95%,環比下降了0.02個百分點,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處于近年來最低水平。

      就業形勢持續向好是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突出亮點,成為民生改善的堅實基礎、經濟發展的基本支撐和社會和諧穩定的“壓艙石”。尤其放在國際經濟形勢大背景下,我國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來之不易。在27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舉行的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長盧愛紅分析了其中主要原因。

      一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堅持把實現就業更加充分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把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這是做好就業工作的根本保證。

      二是得益于經濟發展拉動就業的能力不斷增強。近年來,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與擴大就業有效聯動,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明顯增強。

      2012年至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平均吸納非農就業172萬人,比2009年-2011年多吸納30萬人。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特別是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和新產業、新業態、新就業方式的出現,也增強了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能力。

      “2013年-2016年服務業就業累計增加6067萬人,年均增長5.1%,高出全國就業人員年均增速4.8個百分點。2016年,我國參與分享經濟的人數超過6億人,其中分享經濟平臺的就業人員約為585萬人,比上年增加85萬人。”盧愛紅透露。

      三是得益于改革紅利的釋放。各級政府持續加大簡政放權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2013年-2016年,全國新增市場主體年均增速13.4%,其中新登記企業年均增速30.3%。據測算,2016年初創企業新增招聘崗位數超過240萬個,對新增招聘崗位的貢獻率達到18.7%。

      四是得益于積極就業政策效力的進一步發揮和就業工作的大力推進。盧愛紅說,黨的十八大以來,連續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國特色的就業創業政策體系不斷豐富、發展和完善。各地區各部門千方百計抓好落實,強化就業服務和職業培訓,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就業工作取得的成績也離不開廣大勞動者的自強不息和個人努力。

      “放眼世界,五年時間內累計新增就業達到6000多萬這是極為罕見的。最近瑞士國際管理發展研究院公布了世界競爭力最新排名的數據,中國的競爭力排名繼續提升,其中關于中國就業的指標排在全球第一,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就業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說。

      他同時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就業的總量矛盾依然存在,結構性矛盾更加凸顯,招工難、就業難并存,就業的區域、行業、群體分化,勞動者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十八大以來就業優先戰略的豐富發展

      2016年,我國新增城鎮就業1314萬人,已連續5年新增城鎮就業超過1200萬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社會發展最基本的支撐。
      2017-03-21
    • 中國實現全年就業目標底氣十足

      日前,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正式印發,其中就業相關部分,參與部門陣容龐大,在人社部牽頭下,有10多個部門需按職責分工負責。對此,專家指出,當前,從中央到地方,促就業已開始進入密集落實...
      2017-04-05
    • 795萬大學生畢業在即 多地出招護航就業創業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達到795萬,比上一年又增加30萬人。伴隨畢業季臨近,龐大的學生群體陸續涌入就業市場,國家和地方層面相繼出臺舉措,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保障。
      2017-04-19
    • 升級版積極就業政策將帶來哪些利好?

      升級版積極就業政策將帶來哪些利好?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提出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以及強化教育培訓和就業創業服務等五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2017-04-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