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建改革四梁八柱——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成就綜述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8-10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迎難而上、知難而進,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體框架基本確立。
     
      揚帆:砥礪奮進 再啟征程
     
      時代風云激蕩。站在歷史和未來的交會處,有著強烈使命感的中國共產黨,引領著擁有偉大復興夢想的中華民族,開啟了一個新的偉大征程。
     
      揚帆啟航,方向至關重要。
     
      面對千頭萬緒的改革任務和空前巨大的改革壓力,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掛帥擔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從制定工作規則到設立專項小組、從審議改革方案到聽取改革進展匯報、從部署改革任務到指引改革方法,始終總攬全局、統籌謀劃,指引改革航程。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央深改領導小組把握大局、審時度勢、統籌兼顧、科學實施,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民主法制領域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紀律檢查體制改革6個專項小組改革部署全面展開,各地區各部門迅速統一思想應勢而動,改革的步伐向著目標堅定向前。
     
      ——2014年,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確定的80個重點改革任務基本完成,中央有關部門還完成108個改革任務,共出臺370條改革成果,“改革形成了上下聯動、主動作為、蹄疾步穩、狠抓落實的好局面,呈現出全面播種、次第開花的生動景象。”
     
      ——2015年,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確定的101個重點改革任務基本完成,中央有關部門完成153個改革任務,各方面共出臺改革成果415條,“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
     
      ——2016年,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確定的97個年度重點改革任務和128個其他改革任務基本完成,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還完成了194個改革任務,各方面共出臺改革方案419個。
     
      “經過3年多努力,一批具有標志性、關鍵性的重大改革方案出臺實施,一批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舉措取得重大突破,一批重要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實踐創新成果正在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體框架基本確立。”2016年12月30日召開的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31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階段性成就。
     
      破浪:勇涉險灘、敢破藩籬
     
      從夯基壘臺到立柱架梁,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抓住主要矛盾,堅持問題導向,才能實現關鍵突破。
     
      “要加強對各領域改革的全面評估,堅持問題導向,把各領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明確標注出來,排出優先序,重點推進,發揮好支撐作用。”中央深改領導小組提出,要把國有企業、財稅金融、科技創新、土地制度、對外開放、文化教育、司法公正、環境保護、養老就業、醫藥衛生、黨建紀檢等領域具有牽引作用的改革牢牢抓在手上。
     
      經濟體制改革是當下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而國企改革又被視為其中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隨著《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的發布,國企分類改革、完善國資監管體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加強黨的領導、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等多個配套文件陸續出臺,國企改革“1+N”政策體系基本形成,“設計圖”“施工圖”逐漸明晰。
     
      目前,全國國有企業公司制改制面達到90%,建設規范董事會的央企已有80多家,適應市場競爭要求的決策、執行、監督機制進一步完善;混改穩妥實施,到2016年底央企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為68.9%,上市公司的資產、營收和利潤總額在央企整體占比分別達到61.3%、62.8%和76.2%,國有資本功能不斷放大。
     
      擁有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想,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實現這個夢想,就必須打破“唯GDP”的政績觀,掃清急功近利的思想“霧霾”。
     
      拿出動真碰硬的勇氣,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改革才能勇往直前。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文件密集出臺,謀篇布局推進綠色發展和綠色生活。僅2016年,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文件就超過20件。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逐漸完善。
     
      改革爭在朝夕,落實難在方寸。
     
      進入2017年,“抓落實”成為中央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基調。各地區各部門從主要負責同志開始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從認識和行動上真正撲下身子、狠抓落實,生態文明、養老、醫療保險制度、醫藥分開、教育體制機制等領域改革取得明顯進展。
     
      “允許改革有失誤、但不允許不改革”“從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出發推動改革,敢于擔當、善謀實干、實事求是、銳意進取,扎實推進各項改革落到實處、見到實效”……習近平總書記在最近召開的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37次會議上的講話,為全面深化改革繼續向縱深推進指明了方向。
     
      遠航:以一持萬、惠及民生
     
      改革,如秉軸持鈞,以一持萬。秉持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化改革將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人們希望摘掉“窮帽子”——在改革推動下,2013年至2016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每年都減少超過1000萬人,累計脫貧5564萬人,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總量。未來3年,還將有4335萬人陸續脫貧……
     
      人們想要找到好的工作——改革從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保證穩定就業等方面著手,推動就業,我國城鎮新增就業連續4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基本穩定在5%左右……
     
      人們期盼更優質的教育——通過城鄉“兩免一補”政策統一、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等舉措,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上學更容易了……
     
      人們渴望更便捷的醫療保障——改革讓越來越多群體受益于異地看病就醫直接結算,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從2013年每人每年280元增加到今年的420元,家庭醫生今年將走進85%以上地市的百姓家,大病保險實現全覆蓋……
     
      “這幾年,黨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惠及民生的重大改革舉措,受到群眾歡迎,關鍵是抓好落地見效。”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33次會議強調,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改革舉措效益充分發揮出來,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
     
      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體框架基本確立,改革的脈絡愈加清晰,必將為承載著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行提供源源不竭的澎湃動力。(新華社記者胡浩、羅爭光)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深化2017年經濟體制改革,總理為你“劃重點”

      “改革的核心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必須緊緊依靠改革。”李克強總理在4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要向改革要動力,向改革要紅利!”
      2017-04-06
    • 2017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18條“干貨”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國務院日前批轉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2017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部署了10個領域35項年度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
      2017-04-19
    •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中國記協深化改革方案》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中國記協深化改革方案》。《方案》強調,中國記協是黨和政府聯系新聞界的橋梁和紐帶,是繁榮發展黨的新聞事業的重要力量。
      2017-04-28
    • “放管服”釋放新紅利

      快些更快些,便捷更便捷。行政審批改革、投資審批改革、職業資格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收費清理改革……“放管服”改革向縱深推進,逐步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讓改革的政策紅利得到持續釋放。
      2017-05-1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