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20年這一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時間點已越來越近,各地任務完成進度如何?21日在北京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末,中國小康經濟指數已連續五年提升,百余城市率先“撞線”達標。
這份《中國城市小康經濟指數報告2016》由競爭力智庫與北京甲子征信公司聯合發布。報告利用官方公開數據,從全面小康經濟發展維度對中國655個城市的小康經濟發展目標情況進行測量。
按照計劃,中國要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根據上述報告,以100為小康經濟指數預期點,從2011年至2016年,中國小康經濟指數已連續五年提升,向實現目標穩步邁進。截至2016年底,該指數為93.25,較上年提高8.08%。
具體而言,截至2015年底,在所有樣本城市中,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發展目標的城市有164個,比上年增加28個。
分城市看,小康經濟指數最高的是上海、北京、天津三大直轄市,分別為149.92、146.71、131.71。其余161個率先達標的城市則分布在22個省區,其中浙江、江蘇、山東數量最多,均超過20個。
值得注意的是,小康經濟指數達標城市中東部地區占97個,超過其他地區總和。報告指出,這反映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仍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特征之一。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表示,從2011年至今,中國小康經濟指數每年均以相當幅度增加,按此計算中國到2020年將有可能超額完成任務。而由于發展情況參差不齊,相關研究有助于為中國各地完成小康經濟發展目標提供參照,并起到督促作用。(記者 王恩博)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