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起全國4000家“月子中心”將實施統一標準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8-27





      自今年9月1日起,目前全國4000多家月子護理機構即將實施統一的國家標準,月子機構及其經營場所應在顯著位置設立投訴電話、意見簿等記錄投訴的方式,在24小時內受理投訴,并在5個工作日內采取有效措施處理顧客投訴。
     
      26日,《法制日報》記者從在京召開的《母嬰保健服務場所通用要求》國家標準宣貫會上獲悉,在經過兩年多的專家起草、反復論證、征求意見以及修改完善后,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已于今年5月31日正式批準發布了這項標準,并將自9月1日起施行。業內認為,隨著該國家標準的出臺,以往由于缺乏行業準入規則和規范監管措施等原因而出現的行業亂象將受到嚴格規范。
     
      據標準起草部門、全國保健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的大幅提高,傳統的居家坐月子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專業的母嬰保健服務、月子護理機構需求與日俱增。特別是2016年1月1日我國二孩政策全面實施后,月子護理機構從無到有、由小變大、蓬勃發展,出現井噴式發展。月子護理機構從2000年的幾十家,發展到目前的4000家以上,母嬰保健行業發展形成了一定規模。
     
      “嬰兒出生數量的增加,再加上家庭結構改變、生活觀念和社會需求的變化,促進了母嬰保健服務市場的蓬勃發展。”該負責人介紹,據《中國母嬰行業白皮書2016》統計數據,早在2011年我國母嬰行業交易規模已突破1萬億元,2015年突破2萬億元,預計2017年將近2.7萬億元,到2018年將突破3萬億元。2016——2018年的市場平均增長率保持在15%以上。
     
      據業內初步統計,目前我國母嬰保健服務機構數量超過4000家,其中僅月子會所數量就有3000家以上。同時,月子會所和產后康復的營業規模占據市場主導地位。
     
      另據業內粗略估算,目前整個行業有幾十萬從業人員,每年服務的客戶人群達幾百萬人次,并且還在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遞增。
     
      與此同時,由于缺乏行業準入規則和規范監管措施,在行業中浮現出諸多問題,部分機構行業素養欠缺、缺乏常態管理,不僅沒有對母嬰形成幫助,甚至還對母嬰身心造成傷害,嚴重損害了行業信譽,也對行業的服務質量及運營安全形成挑戰。這其中的典型一例,就是2017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杭州某些月嫂中介公司,母嬰護理行業的從業人員只要交錢,不用參加培訓就能辦理月嫂上崗證等。
     
      正式基于上述原因,國家標準委于2015年批準《母嬰保健服務場所通用要求》國家標準立項,并把標準作為“穩增長、惠民生”重要標準,組織全國保健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加快推進。按照國家標準制定程序,兩年多來,全國保健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成起草組,經過反復論證、征求意見、修改完善,在充分吸收相關部門、行業企業和廣大消費者意見的基礎上,完成了標準的報批。
     
      宣貫會上,全國保健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劉玲在解讀該國家標準時介紹,GB/T 33855-2017《母嬰保健服務場所通用要求》適用于提供非醫療性母嬰保健服務。標準從經營管理、從業人員、環境及設施設備、服務內容、專業技術、文件和記錄、檢查與服務質量評價、不合格服務的處置和服務改進、爭議和投訴等方面,針對我國母嬰保健服務行業的特點在服務的安全、衛生、專業和舒適四個方面提出了要求。
     
      劉玲認為,該國家標準的出臺,將實現母嬰保健服務組織的規范化管理及其經營場所能為消費者持續地提供規范化服務,推動行業達到符合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及相關標準的要求,促進母嬰保健服務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劉玲同時透露,全國保健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還發起推出了首個“全國保健服務行業誠信服務平臺”,為消費者提供專業、安全、衛生、便捷的養生保健信息服務,平臺引入責任保險,推動保健服務健康規范發展。
     
      國家標準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認監委、中消協有關領導出席會議并講話。來自全國各地150多家母嬰保健服務機構及相關行業企業代表、消費者以及新聞媒體參加了會議。(記者余瀛波)
     


      轉自:法制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高起點高標準推進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設立雄安新區有何背景和重大意義?新區選址為何定在這里?下一步如何規劃建設?新華社記者專訪了國家發...
      2017-04-05
    • 10省份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上海2300元/月居首

      10省份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上海2300元/月居首

      近日,貴州省、江蘇省陸續宣布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據人民網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包括蘇黔今年至少已有上海、青海、陜西、甘肅、山東、湖南、福建、天津等10個地區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
      2017-07-05
    • 5地最低月工資標準不低于2000元 上海2300元最高

      5地最低月工資標準不低于2000元 上海2300元最高

      記者發現,目前全國最低工資標準≥2000元的城市有5個,包括上海(2300元)、深圳(2130元)、天津(2050)、杭州(2010元)、北京(2000元)。
      2017-11-29
    • 今年以來已有21個省份宣布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今年以來已有21個省份宣布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自12月1日起,浙江省開始執行新的最低工資標準,月最低工資標準按區域劃分為4檔,分別為2010元、1800元、1660元、1500元。遼寧省、江西省也于近期宣布,將從2018年1月1日起執行最新調整后的最低工資標準。
      2017-12-0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