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的創業成功率僅1%,低于全國2%的平均水平,比江浙、上海地區4%的成功率更低。日前,由省人社廳就業局、智聯招聘聯合在華農舉行大學生就業創業大講堂———就業有位來活動。省人社廳就業局副局長唐圣章表示,創業應更側重于質量。
廣東創業成功率僅1%
在鼓勵創業、創新的大背景下,國家、廣東省以及廣州市都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激勵、扶持舉措。比如免場租,給社保補貼,商事登記享受快捷、免費的服務等。廣東省每年投入5億種子基金,撬動社會資本關注創業領域。
廣東的創業、興業熱情也在一系列激勵舉措下空前高漲。統計顯示,廣東目前一共有7 .58萬人次創業項目,創業帶動就業22 .38萬人。全省小額擔保貸款發放2 .19億元,比前一年增長了67 .5%。今年來自工商部門的統計顯示,新登記企業增加13 .14萬元。
但不得不說廣東創業成功率偏低,從立項到最后創業成功的項目,僅1%左右。而歐美可達20%以上,上海、江浙也超過4%。
據悉,江浙一帶的創業以電商為主,而廣東創業項目中實體經濟居多,在出口貿易下降的情況下,所以成功率不高。從全國來看,創新型創業成功率整體不高,遠不如歐美。
機器將逐步取代普工
為應對普工短缺的現象,今年東莞等珠三角城市紛紛開始使用機器代替普工。“企業每增加投入20萬元,就能取代4-5名普通勞動力。企業目前僅僅是應對普工缺乏,但不排除將來大規模使用機器,全面代替普工。”唐圣章表示,這意味著大學生就業,將來更需要有技術、技能作為支撐。
目前廣東省技能、技術人才的求人倍率達到2 .0以上,也就是2個多崗位才1人求職。缺技術能手、技能人才的現象較為普遍。
今年廣東的大學畢業生達51 .9萬,比2011年增加16萬畢業生,加上外地來粵的大學生,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依然明顯。
“目前,廣東的就業特點是第三產業和粵東西北對就業的拉動效應非常明顯,各占了新增崗位數的1/3強。大學生可考慮去第三產業和粵東西北尋找機會。”(記者王道斌 通訊員范小玲 )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