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人民謀幸福的前進腳步——十九大報告中的民生看點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0-19





      “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
    shijiuda
    (圖片來源:互聯網)
      十九大報告中,“人民”二字重千鈞,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報告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目標和舉措。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報告原文】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代表點評】十九大代表、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社區黨總支書記裴春亮說,報告中“精準”和“真脫貧”兩個詞讓他印象深刻,一個說的是方法到位,一個說的是結果確鑿。
     
      他說,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巨大成績,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越是艱巨的任務,越要講究科學施策、有效應對,要在“精準”上下功夫。扶持對象精準、項目精準、資金精準、措施精準,只有尊重群眾意愿,對癥下藥,才能贏得群眾真心點贊。
     
      他表示,“真脫貧”“脫真貧”不僅要求確保脫貧得到群眾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更要堅持長遠、久久為功。
     
      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報告原文】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代表點評】“報告把教育放到各項民生工作的首位,提出教育要公平、有質量的目標要求,也明確了推動教育事業未來發展的思路與方向。”十九大代表、山西大同市第五中學教研室副主任續燁說。
     
      她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不斷加大教育投資力度,尤其對貧困地區學校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報告提出健全學生資助制度,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這有助于進一步解決教育資源分配不合理、受教育機會不均等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保障制度
     
      【報告原文】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代表點評】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十九大代表、北京兒童醫院超聲科名譽主任賈立群最關注的就是醫療話題。怎么讓患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是他一直琢磨的要緊事。
     
      “以就醫為例,這幾年通過分級診療等舉措,老百姓看病更加便捷。”賈立群對此感受真切,“要實現十九大提出的目標,需要我們繼續堅持深化醫改,不僅要讓患者有獲得感,也要讓醫務工作者認可。”
     
      建設生態文明是“千年大計”
     
      【報告原文】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代表點評】張彥代表是上港集團的一名橋吊司機。這些年他感受到通過科技進步、采用新設備大大遏制了環境污染。“以前經濟發展相對粗放,現在更多考慮環境的和諧和友好。”他說。
     
      十九大代表、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工作黨委書記崔明華說,注重生態環境的改善,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讓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的強烈意愿。像節能、節水、低碳生活、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垃圾處置等都與老百姓息息相關,也是黨員干部在工作中要重點思考和解決突破的問題。
     
      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自我發展的機會
     
      【報告原文】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堅持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同時實現勞動報酬同步提高。
     
      【代表點評】“農民工最關心的兩個話題,一個是收入,一個是子女教育。”十九大代表、福建荔豐鞋業開發有限公司車間主任翁鈺珍說,“報告提出促進農民工多渠道就業創業,拓寬居民勞動收入渠道,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可以讓更多的農民工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實現他們的中國夢。”
     
      十九大代表、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孟鳳朝表示,讓居民收入和經濟同步增長,勞動報酬和勞動生產率同步提高,其目的就是要把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百姓個體的收入水平有機結合起來,讓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有效造福勞動者,使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
     
      構筑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報告原文】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代表點評】十九大代表、格特拉克贛州分公司車間領班彭發福告訴記者:這幾年伴隨著經濟發展和企業成長,他在企業的待遇也逐步提高。2013年每月工資只有3500元左右,今年已漲到5800元左右。“報告中說要完善失業、工傷保險制度,這對產業工人來說就更有保障了。”
     
      “社保保的是民生,更是民心。報告說要全面建成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這體現了黨中央對百姓的關愛。大家覺得日子更有盼頭了!”彭發福說。
     
      幼有所育、弱有所扶,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
     
      【報告原文】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代表點評】十九大代表、中國中鐵一局技術工人巨曉林表示,“幼有所育”“弱有所扶”是這次報告的新提法,表明我們黨是真正為人民謀幸福的政黨,是不忘初心的政黨。同時,這也表明我們的民生工作進一步擴大了覆蓋面,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基礎上,又有所延伸,真正實現“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執政理念。
     
      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報告原文】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代表點評】來自北京建工集團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譚雙劍代表認為,報告強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讓房地產回歸“居住屬性”,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有利于遏制投機行為。
     
      譚雙劍認為,報告提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有利于保障普通百姓的住房需求,有助于激活房屋租賃市場,特別是有利于到大城市奮斗的年輕人住有所居、融入其中。(記者  齊中熙、王希、張辛欣、安蓓、王敏、王琳琳)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三大看點

      《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三大看點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吃得更營養、更健康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新需求。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全方位布局國家營養發展未來,也為老百姓“舌尖上的選擇”給出新方案。
      2017-07-20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透露民生八大看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透露民生八大看點

      全面小康,民生為先。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要內容。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社會政策要注重解決突出民生問題,積極主動回應群眾關切,加強基本公共服務,加強基本民生保障,及時化解社會矛盾。
      2017-12-25
    • 一批民生新規9月落地 服務和保障公民生活方方面面

      全國中小學啟用全新統編教材,修改后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加大規范民辦學校辦學,3大運營商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途、漫游費……初秋九月,一批民生新規正式落地施行,服務和保障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7-08-30
    • 從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看五大民生實惠

      從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看五大民生實惠

      聯通基礎設施、發展跨境電商、密切人文交流、推動科技創新……展望新十年,“分量更重”的金磚合作藍圖傳遞出五大民生信號,將為金磚國家乃至世界人民帶來實惠。
      2017-09-0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