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辦公廳出臺的《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提到,河北省將加快推進養老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廣大老年群體享受更加優質的養老服務,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到2020年,河北省養老服務市場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和產品有效供給能力大幅提升。
資料圖:養老服務(圖片來源:互聯網)
《實施意見》中提到要加快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到2020年政府運營的養老床位數占全省養老床位總數的比例不超過50%;要引入第三方征信機構,參與養老行業信用建設和信用監管。建立獎懲機制,對誠實守信者在政府購買服務、債券發行等方面實行優先辦理、簡化程序等綠色通道支持激勵政策;要推進“互聯網+”養老服務創新,積極發展智慧養老服務新業態,創新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加強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支持養老機構內設醫療衛生機構,完善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機制,探索建立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制;要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各級政府要把養老服務業發展納入本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到2020年護理型床位占當地養老床位總數的比例應不低于30%。
據記者了解,早在去年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就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對全面開放養老服務市場做好了政策引導。其中提到到2020年,養老服務市場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和產品有效供給能力大幅提升,供給結構更加合理,養老服務政策法規體系、行業質量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信用體系基本建立,市場監管機制有效運行,服務質量明顯改善,群眾滿意度顯著提高,養老服務業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河北、河南、廣西、江西、陜西、四川、河南、遼寧、湖北等在內的十余個省區出臺了本地《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并且各省明確提到到2020年全面放開本省的養老服務市場,并要求政府運營的養老床位不超過當地總數的50%。
各地《實施意見》的提出,降低社會力量開展養老服務的門檻,具體來看,設立營利性養老機構應按“先照后證”的簡化程序執行,在工商部門辦理登記后,在當地縣級以上民政部門申請設立許可。申請設立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符合直接登記條件的可直接向民政部門依法申請登記,不再經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我國目前的養老服務供給總量和質量嚴重不足、城鄉公共設施不適老問題突出等問題的存在與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不配套。正因為面臨這樣的現狀,我國才出臺了相關政策來支持我國養老服務市場的建設。據記者了解,其他多個省份也正在醞釀出臺相關的《實施意見》來健全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落實我國的養老服務市場建設,解決各地的養老問題。
有專家表示,在全面放開市場后,需明確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是建立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前提。需通過改革破除養老服務市場的瓶頸,提高有效供給能力,從而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記者 楊淼)
轉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