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方案"促亞太經濟繁榮 經貿大單體現共贏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1-17





      當前世界經濟正處于變革和調整時期,經濟復蘇動能亟待加強。在此背景下,中國在今年APEC上提出的“堅持建設開放型經濟”“謀求創新增長”“實現聯動發展”“增強經濟發展包容性”等主張,順應了趨勢,凝聚了人心,在亞太乃至世界范圍內引發高度共鳴,有利于各經濟體加深合作,為亞太經濟添磚加瓦。
    jingji
    中國為亞太經濟繁榮添磚加瓦(圖片來源:互聯網)
      “中國方案”備受關注
     
      在2014年的APEC北京會議上,中國提出實現共同發展、繁榮、進步的亞太夢想;在2015年的APEC馬尼拉會議上,中國主張用改革和創新兩只手一起發力,擰動亞太經濟的閥門,釋放強大動力;在2016年APEC利馬峰會上,中國強調增強內生動力的重要性……
     
      2017年,習近平主席在越南峴港舉行的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表主旨演講呼吁,全面深入落實啟動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的《亞太經合組織推動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北京路線圖》,向著建成亞太自由貿易區的目標不斷邁進。
     
      美聯社注意到,習近平主席呼吁大家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推動建設亞太自由貿易區時,獲得了熱烈的掌聲;越南歐洲商會共同主席加勒特·霍瓦斯表示,中國為亞太發展承擔了巨大的責任,為亞太地區合作指明了方向。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崔凡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習近平主席在APEC會議上給出的中國方案之所以備受關注,就在于這一方案對于亞太經濟體長期存在的依賴要素投入、出口拉動、一體化程度不深、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有著很強的針對性。中國提出的解決方案,正是針對這些問題而來,因此獲得了廣泛關注和認同。
     
      新理念提供新商機
     
      與此同時,中國自身經濟轉型升級的良好態勢以及堅定開放的步伐,也是中國方案備受矚目的重要基礎。
     
      分析人士指出,作為全球經濟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合作最為活躍的地區,亞太對世界經濟合作發展方向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就中國而言,過去4年,中國經濟平均增長率為7.2%,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30%;未來15年,中國預計將進口24萬億美元商品,吸收2萬億美元境外直接投資,對外投資總額將達到2萬億美元。
     
      英國霍瑞西斯國際構想集團總裁弗蘭克·于爾根·里奇特評價說,如今中國正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中國提出的新發展理念不再僅強調發展速度,而是更加注重創新、綠色及發展質量。在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秘書長愛德華多·佩德羅薩看來,中國創造性地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有助于將歐亞經濟體與亞太地區聯系起來,也有利于加強現有的世界貿易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機構的作用。
     
      “過去5年來,中國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經濟中高速增長的同時實現著轉型升級。如今,隨著中國經濟體量的增大,每一個百分點增速對應的絕對增量也就更可觀。”崔凡說,中國對內扎實改革,對外堅持開放,為亞太經濟體提供了商機、探索了經驗、增添了信心。
     
      “經貿大單”體現共贏
     
      京東未來三年將在美采購20億美元農產品、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與波音公司簽署采購波音飛機的協議總價值超過370億美元、美國大豆出口協會獲得中國1200萬噸訂單……在不久前的中美元首會晤期間,兩國簽署的超2500億美元的“經貿大單”吸引了全球目光。在不少海內外觀察家眼中,正是中國聚焦共贏的理念有力地促成了這些合作,未來整個亞太經濟也都將因此而受益。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認為,習近平主席的演講表明,中國未來與世界將會有更大合作空間,中國今后的發展將為世界發展注入更多動力。“講話最后的落腳點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就是說,中國的發展成果將拿出來和世界分享。”阮宗澤說。
     
      智利亞太事務特使愛德華多·弗雷表示,當今國際貿易正面臨挑戰,中國在推進亞太自貿區進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印度尼西亞大學國際問題專家梅爾達說,“一帶一路”建設將亞太地區國家聯系起來,加強了區域聯通,為各國的發展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為域內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如今,中國已成為東亞地區價值鏈的中心,且正在向價值鏈的更高端邁進。”崔凡說,未來中國必將同其他亞太經濟體一道,努力將《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宣言》中關于亞太自貿區、多邊貿易體制、互聯互通等共識細化落實,為亞太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繁榮添磚加瓦。(記者 王俊嶺)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