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稅收“放管服”改出企業獲得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1-21





      沒有降低稅率,也無稅收優惠,通過深化稅收“放管服”,企業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近日,經國家稅務總局批準,上海稅務部門實施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28條措施,通過“網上辦稅”“電子發票”“銀稅互動”等為企業降低成本。
     
      來回奔波、叫號排隊,這是很多企業在辦理涉稅事項時的感受。耗時耗力不說,企業還要有人負責,增加了人力成本。把企業辦稅成本降下來,是上海稅收新政的主要目標之一。
     
      芯片設計企業展訊通信財務總監吳貞杰說:“通過改革,稅收優惠備案、發票臨時增量、稅務信息變更等日常涉稅事項,由大廳辦理改到網上辦理,企業足不出戶即可搞定相關事項,大大減少了我們去稅務大廳的次數及辦稅時間。”
     
      與此同時,對需要上門辦理的涉稅事項,上海稅務部門推出了另一項便利服務:“全市通辦”。上海昂立教育培訓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王愛臣說:“由于培訓機構在全市都有網點,隨著通辦業務推廣,企業可以自行選擇距離最近或者路程最方便的稅務局辦理業務。”
     
      上海市稅務局總經濟師蔣旭濤告訴記者,隨著“互聯網+稅務”推進,計劃明年90%以上的涉稅業務實現網上辦理,最終目標是100%涉稅業務能夠網上辦理,以及個人移動端繳稅實現創新突破。
     
      作為國內試點“營改增”的區域,上海推行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統計顯示,到2017年10月底,上海已完成1200家電子發票企業推行工作,開具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超過2.7億份,既減少了紙質消耗,又給保存查詢帶來便利。
     
      “2016年‘營改增’全面推開后,太保開出了上海第一張金融業增值稅電子發票。財務測算發現,改用電子發票后,一張發票成本只要幾分錢。相比原來的紙質發票,一年下來給公司省了數千萬元。”中國太平洋保險副總裁兼財務負責人潘艷紅說。
     
      潘艷紅表示,電子發票不僅降低了企業成本、有利于綠色環保,還可以防范發票風險,保證納稅合規。客戶也能及時拿到發票,避免丟失。目前,太保已經和攜程、途牛等第三方平臺實現系統對接,方便客戶直接獲取電子發票。
     
      隨著“銀稅互動”深化,中小企業的融資難也得到了緩解。
     
      上海聯泰科技是國內最早從事3D打印技術應用的企業之一。企業財務總監盧冬雪說,聯泰這類“高科技輕資產”的中小企業,在發展中普遍面臨融資的難題。“由于銀稅互動擴大了覆蓋面,企業在‘無抵押、低利率’條件下,獲得了急需的融資額度,并且資金快速到位,幫助企業發展。”
     
      據介紹,今年三季度,上海的銀稅互動信息服務平臺已正式上線,稅務和銀行通過平臺共享數據,將企業數據更新時間從線下的“一周”變為線上的“即時”,大大提升了企業貸款的辦理速度。
     
      上海稅務部門表示,此次發布的28條措施,經過一段時間實踐和完善后,將創造條件逐步復制推廣。(記者 桑彤、何欣榮)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