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到資本市場小到住房制度 2018經濟工作關注這10條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2-22





      中央定調!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研判當前經濟形勢,定調2018年經濟政策,不僅決定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走向,還將影響13億多中國人的生活。從內容上看,涵蓋了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房地產、資本市場、就業、環保、民生等方方面面。
     
      先來看重點
     
      1、首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會議指出,5年來,我們在實踐中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
     
      2、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
     
      3、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大力推進改革開放,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方面取得扎實進展,引導和穩定預期,加強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4、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確保對重點領域和項目的支持力度,壓縮一般性支出,切實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
     
      5、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6、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更好為實體經濟服務,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7、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和處置,堅決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加強薄弱環節監管制度建設。
     
      8、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保護租賃利益相關方合法權益,支持專業化、機構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權,實行差別化調控。
     
      9、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擇校熱”、“大班額”等突出問題,解決好嬰幼兒照護和兒童早期教育服務問題。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解決好性別歧視、身份歧視問題。改革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加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繼續解決好“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鼓勵社會資金進入養老、醫療等領域。著力解決網上虛假信息詐騙、倒賣個人信息等突出問題。
     
      10、要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完善國企國資改革方案,圍繞管資本為主加快轉變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職能,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
     
      1、年度高級別經濟工作會議
     
      每到歲末,中央都會召開一次高級別經濟工作會議。而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十九大后的首次,對于推動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將產生深遠影響。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總結當年的經濟工作,分析研判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確定來年宏觀經濟政策總基調和經濟發展的重點任務。
     
      從今年的會議來看,關鍵詞有多個,包括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高質量發展是根本發展要求;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等。
     
      在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依然被強調為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穩中求進”從2011年開始提出,而后基本年年提及。
     
      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對此做過比較詳細的解釋,“穩”的重點要放在穩住經濟運行上,確保經濟增長、就業、物價不出現大的波動,確保金融不出現系統性風險。“進”的重點要放在調整經濟結構和深化改革開放上,確保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創新驅動發展取得新成效。即主要經濟指標不出現大幅波動,系統性風險得以遏制,結構要持續向好。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穩”與“進”的關系作出了進一步的闡釋,即“穩是主基調,穩是大局,在穩的前提下要在關鍵領域有所進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奮發有為”。
     
      2017年,市場的監管力度上升,對資本市場而言,“穩”就是要保持股市平穩健康運行,避免異常波動,在市場平穩運行的基礎上,推“進”各項基礎性改革措施,“穩”是“進”的前提。
     
      與此同時,會議還判斷“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高質量發展”接下來如何實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了明確指示: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經濟規律發展的必然要求。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必須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創建和完善制度環境,推動我國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2、金融領域明年重點工作明確
     
      在金融領域,會議要求,要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健全經濟政策協調機制,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新動能持續快速成長,加快制造業優化升級,繼續抓好“三去一降一補”,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
     
      在宏觀政策取向上,這已經是連續多年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這一組合。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指出,從積極的財政政策來講,這一次強調了對經濟調結構的支持,所以財政支出的重點應該會發生變化,更多的轉向補短板的領域,比如精準扶貧、污染防治,當然也包括重點項目后續資金的保障。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陳冀表示,“穩健”成為近年來貨幣政策不變的主題,充分體現了中央高層為經濟穩增長營造穩定貨幣金融環境的決心,而貨幣政策具體的落實方式方法體現在“中性”二字上。中性服務于穩健目標,中性意味著為了穩健貨幣金融環境,政策可能更加靈活地運用多重工具平抑市場波動,化解金融體系中可能存在的潛在流動性風險,以保持宏觀流動性總體適度和利率水平相對穩定。
     
      “預計明年經濟很大概率仍在L型底部運行,使用傳統貨幣政策工具準備金率和基準利率進行逆周期調節的可能性相對小,即使使用也會選擇適當的時機。”陳冀指出,從當前貨幣政策工具的操作空間來看,準備金率較基準利率空間更大。為了避免市場對于貨幣政策產生放松或收緊的方向性預期,定向調整準備金率可能未來一段時間會替代全面調整準備金率的成為一段時期內主要調控方式。
     
      在資本市場領域,此次會議的提法為“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更好為實體經濟服務,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李迅雷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資本市場明年的工作任務,即做大做強資本市場,通過股權、債券融資的方式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服務實體經濟,并加快培育多層次資本市場,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目前我國已形成了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等主體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要讓這個體系更穩固更完善,必須規范交易所市場的新股發行,全流程、全方位對證券發行進行監管,也必須讓新三板和區域股權市場的“塔基”發展的更牢靠,當前新三板遭遇到了“成長中的煩惱”,交易機制不夠完善導致市場流動性不足,分層之后進一步的制度供給未及時跟上導致市場信心流失,契約型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計劃、信托計劃等“三類股東”阻礙了企業的IPO之路。
     
      不少市場人士呼吁在當前市場穩定運行的前提下,打開新三板制度改革的窗口,撫平困擾市場發展的制度鴻溝。
     
      此外,本次會議還提到,要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和處置,堅決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加強薄弱環節監管制度建設。可以預見,資本市場對違法違規行為的從嚴監管態勢不會改變,強監管繼續。
     
      3、房地產市場政策的變化
     
      繼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之后,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議上關于房地產的表述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保護租賃利益相關方合法權益,支持專業化、機構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權,實行差別化調控。”
     
      此前我國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建立了一些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旨在抑制房地產泡沫。而此次會議將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的表述,從“研究建立”轉變為“完善促進”,表明“房地產長效機制”已經由理論層面進入到了實踐層面。另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于住房市場租賃市場的表述之細,指導方向之明確,是前所未有的。
     
      今年以來,我國針對房地產有多個闡述,從年初提出的差異化供地政策,到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等公共住房建設的持續推進,再到十九大重申“房住不炒”和“租購并舉”,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呼之欲出。
     
      此外,會議還在多個民生問題上有所表述,如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農業政策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解決好嬰幼兒照護和兒童早期教育服務問題。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解決好性別歧視、身份歧視問題,改革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加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繼續解決好“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鼓勵社會資金進入養老、醫療等領域,著力解決網上虛假信息詐騙、倒賣個人信息等突出問題;啟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引導國企、民企、外企、集體、個人、社會組織等各方面資金投入,培育一批專門從事生態保護修復的專業化企業等。
     
      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強調著力振興實體經濟。會議明確將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上升為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會議期間套開了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
     
      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分析了中國經濟的九大趨勢性變化,指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全面認識持續健康發展和生產總值增長的關系,不能把發展簡單化為增加生產總值。提出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后遺癥的速度。這次會議期間套開了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明確要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城市建設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黨的十八大后的首次會議。這次會議指出,我們站在了更高的起點上。
     
      轉自:券商中國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瞻:如何應對新時代經濟發展難題?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十九大之后的第一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受到矚目,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會議將傳達2018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清晰走向,為中國經濟...
      2017-12-19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這93個重要論述你必須知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8日至20日舉行。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歷程,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18年經濟工作。李克強在講話中對明年經濟工作作出具體部署,并作了總結講話。
      2017-12-22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透露民生八大看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透露民生八大看點

      全面小康,民生為先。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要內容。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社會政策要注重解決突出民生問題,積極主動回應群眾關切,加強基本公共服務,加強基本民生保障,及時化解社會矛盾。
      2017-12-25
    • 中央政治局會議傳遞當前經濟工作四大信號

      中央政治局會議傳遞當前經濟工作四大信號

      中共中央政治局23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認為,今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經濟運行延續了穩中向好態勢。
      2018-04-2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