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工作會議日前在京召開,國家工商總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茅表示,2018年將縱深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推動市場監管改革創新,著力抓好“證照分離”改革、“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消費維權三項重點任務。其中,“證照分離”改革將在2018年下半年全面推開。
張茅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商事制度發生根本性變革,商事制度的總體框架基本確立,適應國際商事制度普遍趨勢的制度體系逐步形成,為市場主體繁榮發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五年來,日均新設市場主體從改革前的3.1萬戶增加到2017年的5.2萬戶,日均新設企業從改革前的0.69萬戶提高到2017年的1.6萬戶。從2013年到2017年,我國營商環境的世界排名提高了18位,其中開辦企業便利度上升了65位。
張茅表示,2018年將持續優化市場準入環境、市場競爭環境和市場消費環境,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在深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方面,張茅指出,要進一步降低企業投資創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努力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上半年,要加快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及時總結改革成效。下半年,全面推開“證照分離”改革,推動“照后減證”,大幅減少行政審批,著力解決“準入不準營”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證照分離”改革的全面實施,對于降低市場準入門檻、鼓勵企業投資興業、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以及促進政府簡政放權、全面深化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和監管體制改革,營造投資友好型的營商法律環境,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趙劍波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證照分離”、市場監管、消費維權三位一體,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同時,持續優化市場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更為重要的是,在市場準入環境和市場競爭環境優化的基礎上,有助于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促進形成全面開放的局面。(記者班娟娟)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