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擴大“證照分離”改革試點事項,探索形成可復制經驗,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確定進一步支持返鄉下鄉創業的措施,激活農村資源要素促進鄉村振興。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全國如火如荼展開,相對城鎮而言,農村創業創新顯得“慢了一拍”。當大量返鄉農民帶著在城里打工創造的財富、經驗和知識回到農村,在廣闊天地掀起創業大潮時,農村老舊面貌開始經歷歷史性的變化,特別是大學生、退役軍人、科技人員等返鄉、下鄉創業創新,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活躍農村經濟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城鎮化加速發展,大量農民洗腳上岸,進入城鎮尋求發展機會和創富路徑,隨之而來的是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然而,國家不失時機地推動返鄉下鄉人員到農村創業創新,把大量資金、現代技術、經營理念帶到農村,將進一步激活農村經濟,催生新業態和新模式,激發城鄉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農村經濟發展新格局。
鼓勵和支持返鄉下鄉創業創新,是經濟新常態下破解我國當前城市發展與農村發展雙重難題的有效途徑,是打開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新局面,助推精準扶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不可否認的是,返鄉下鄉人員在創業過程中也遇到不少瓶頸和難題,需要政策的進一步扶持來加以突破和解決。需要各級政府采取“扶上馬送一程”的策略,著力“放水養魚”扶持路徑,優化“保姆式服務”,確保返鄉下鄉人員在創業創新上有保障、有后盾、有動力、能致富。
返鄉下鄉創業創新需要保障制度的創新,據悉,此次會議還特別提出了允許利用宅基地建設生產用房創辦小型加工項目,為支持回鄉創業農民工創辦小型加工項目開啟了一道門。建小型加工廠屬于商用,因此如果想在宅基地上建廠是將住宅用地轉為商業用地,要經過相關部門審批才行,否則就是屬于違法行為。而這一措施在體制上也將得到保障,為實現鄉村發展和村莊轉型升級提供了契機。
此外,融資難是返鄉下鄉人員創業亟待解決老大難問題,需要積極、有效、穩妥、有序地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盤活農村資源、資金和資產。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開發符合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需求的信貸產品和服務模式。推進農村普惠金融發展,加強對納入信用評價體系返鄉下鄉人員的金融服務。加大對農業保險產品的開發和推廣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開展價格指數保險、收入保險、信貸保證保險、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證保險、畜禽水產活體保險等創新試點,有效滿足返鄉下鄉人員的風險保障需求等。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深入推進,農村創業創新將呈現出可喜局面。鼓勵和支持返鄉下鄉創業創新,將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促進農民就業、增收、致富奔小康,將從根本上再造“三農”新局面、新優勢、新契機。(井水明)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