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擘畫民生新圖景——我國五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巡禮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3-02





      “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
     
      人民,永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牢把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一系列惠民舉措密集出臺,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這是持續獲得的五年——“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去年,牧民阿曼哈孜·朱瑪哈孜從新疆庫魯斯臺草原上搬遷下來,定居到塔城市也門勒鄉沙吾林村,做起了裝修工人,月收入達四五千元,還收了學徒。
     
      “我們離城市近了,收入提高了,孩子也在城里上學,比以前的生活好太多了。”他說。
     
      新疆塔城地區實施保護和治理庫魯斯臺草原工程,計劃實施牧民搬遷共計1436戶,現已實施牧民搬遷835戶。牧民定居為阿曼哈孜·朱瑪哈孜一家等上千個家庭帶來了從未有過的幸福感。
     
      五年以來,我國各項民生事業加快發展,生態環境逐步改善,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阿曼哈孜·朱瑪哈孜為代表的億萬群眾都有切身的感受:
     
      ——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比上年末減少1289萬人,貧困發生率3.1%,比上年末下降1.4個百分點,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6853萬人;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3%,跑贏國內生產總值(GDP)6.9%的增速,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于城鎮;
     
      ——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351萬人,連續第五年超過13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200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繼續攻堅克難,全國所有公立醫院取消了實行60多年的藥品加成政策,居民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重從2008年的40.4%降至2016年的30%以下,百姓健康獲得感不斷提升;
     
      ——創造美好的生活,不能缺少天藍水清。我國加大了生態文明建設力度,截至2017年底,歷時兩年時間實現了中央環保督察31個省(區、市)全覆蓋,直接推動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目標,進一步落實地方主體責任……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莊嚴承諾言猶在耳。
     
      五年以來,為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國家不斷出臺舉措、加大力度改善民生。針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的短板和弱項,精準脫貧、污染防治打響攻堅戰;針對民生之憂,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斷取得新進展;針對人民群眾實現天藍地綠水凈的強烈訴求,我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好轉。
     
      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說,“美好生活需要”不僅包括既有的“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這些“硬需求”,更包括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軟需求”。
     
      這是不懈奮斗的五年——民生的難點、痛點,就是改革的著力點、發展的落腳點
     
      26歲的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民和鎮凱里村低保戶楊康因患毒血癥,在縣人民醫院醫治2個多月,各種費用花了近30萬元。經過多重補償、救助后,楊康的治療費用個人至多只出1000元。因為當地政府對貧困戶大病就醫超過1000元以上部分實行全額兜底。
     
      這得益于各地整合扶貧、衛生計生、民政、社保和殘聯等部門資源,初步建立起“基本醫療補償+大病保險補償+民政、計生醫療救助+醫療費用兜底+非醫療費用救助”多重醫療保障體系。
     
      民生的難點、痛點,就是改革的著力點、發展的落腳點。
     
      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從中央到地方,不斷加大農村教育投入,對貧困村學校進行標準化改造,配齊教師隊伍,落實補助待遇,在免除農村貧困家庭學生高中期間學雜費的前提下,貧困學生考上重點高校的人數逐年遞增。
     
      人民期盼有穩定的工作。全國上下加強就業援助,就業困難人員得到有效幫扶,確保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出臺進一步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政策,開展多種形式職業培訓。
     
      人民期盼有更可靠的社會保障。國家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截至去年底,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參保人數分別達到9.15億人、11.77億人、1.88億人和2.27億人。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連續上調13年,1億多退休人員受益。
     
      隆冬時節,記者來到遼寧省盤錦市大堡子村,看到村里的柏油路面一塵不染,家家戶戶都圍上了統一樣式的院墻,房屋干凈整潔,像個小花園。
     
      “以前村里環境不好,日子過得都沒有精神頭,這些年村里的產業興旺了、環境越來越好了,心里越來越敞亮。”68歲的村民李仁中說。
     
      當地從2013年開始,實施村容環境整治,推行戶戶垃圾堆、柴草堆、雜物堆、灰堆、豬圈“五進院”,釋放長期被農戶侵占的公共空間,以此為突破口,在垃圾分類、天然氣入戶等“民生實事”上取得了進展。
     
      清潔供暖、垃圾分類、養老服務、食品安全……一件件民生小事的改善,體現的是黨中央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各地抓鐵有痕的發展舉措。
     
      “百姓關心期盼什么,黨中央就重視關注什么,改革就抓緊推進什么。五年以來,民生問題始終貫穿于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許光建說。
     
      這是充滿希望的民生圖景——新時代吹響新一輪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號角
     
      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重大判斷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新期待,吹響了新一輪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號角。
     
      新時代體現新氣象。
     
      ——環保部將全面啟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計劃,持續推進散煤和機動車污染治理,穩步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加大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力度;
     
      ——住建部將推進46個重點城市形成若干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實現“三個全覆蓋”,即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責任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類別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全覆蓋;
     
      ——衛生計生委將推動三級醫院進一步增加預約診療服務比例,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和集中預約檢查檢驗,預約時段精確到1小時,全國所有醫聯體實現遠程醫療全覆蓋;
     
      ——2018年還將減貧超過1000萬人,預計有100個左右貧困縣宣布脫貧摘帽。
     
      新作為回應新期盼。
     
      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
     
      “‘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現為結構性問題。”辛鳴說,“不平衡”主要表現在領域不平衡、區域不平衡、群體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現在社會發展總量尚不豐富、發展質量尚不夠高、發展態勢尚不夠穩固。
     
      為此,從中央到地方,將通過財政傾斜、政策扶持,不斷強弱項、補短板,更好地兜牢民生底線,提高基本公共服務的保障能力。
     
      從軌道交通到連鎖菜店,北京市表示,今年將有超過90%的政府投資投向“大民生”。
     
      作為國內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今年上海將進一步完善“五位一體”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新增7000張養老床位,改造1000張失智老人照護床位,加快建設15分鐘社區養老服務圈。
     
      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辦好10件民生實事,包括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水平以及積極推進參保擴面,使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98%以上。
     
      在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人們深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確指引下,經過13億人民的共同努力,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定會變為現實。(記者齊中熙、凌軍輝、葉昊鳴)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萬千鄉村的華麗轉身——長假鏡頭下的浙江鄉村新圖景

      萬千鄉村的華麗轉身——長假鏡頭下的浙江鄉村新圖景

      青山碧水綠道,涓流淺灘廊橋。沿著嶄新的柏油路漫游10余公里,一個靜謐、精致的山間小鎮映入眼簾,仿佛世外桃源。長假前六天,寧波市奉化區大堰村外來游客突破萬人,精品民宿一房難求。
      2018-10-08
    • 一批民生新規9月落地 服務和保障公民生活方方面面

      全國中小學啟用全新統編教材,修改后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加大規范民辦學校辦學,3大運營商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途、漫游費……初秋九月,一批民生新規正式落地施行,服務和保障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7-08-30
    • 從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看五大民生實惠

      從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看五大民生實惠

      聯通基礎設施、發展跨境電商、密切人文交流、推動科技創新……展望新十年,“分量更重”的金磚合作藍圖傳遞出五大民生信號,將為金磚國家乃至世界人民帶來實惠。
      2017-09-05
    • 中國民生改革密集施工 “獲得感”檢驗施政實績

      中國民生改革密集施工 “獲得感”檢驗施政實績

      在中國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超過5萬元人民幣之后,如何讓更多民眾享有更好的教育、醫療、住房、環境,是改革必須直面的問題。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褚松燕認為,今天民眾對民生權利提出了更多元化的要求。
      2017-09-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