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甲天代表:“兩高”報告站位高、工作實、亮點多、形式新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3-12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山東法官培訓學院院長張甲天在審議"兩高"報告時發言。(圖片攝影 郎豐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3月12日訊(王其團•郎豐君 北京報道)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張甲天,日前在審議"兩高"報告時認為:"兩高報告有幾個共同特點:一是站位高,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來檢視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二是工作實,堅持用事實說話、用數據說話、用事例說話;三是亮點多,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四是形式新,報告不但配有詳細的數據、圖表,而且內容豐富。我完全贊同這兩個工作報告。"
     
      智慧法院讓公平正義不再抽象
     
      張甲天代表介紹,山東各級人民法院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建設智慧法院,堅決破除有礙公平正義的頑障痼疾,以公開促公正,以公開保廉潔,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期望。
     
      "山東各級人民法院深化以庭審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精心組織公開審理的重特大刑事案件,同時,我們又積極探索被告人認罪、認罰的從寬快速處理程序。"張甲天代表認為:"通過建設智慧法院,人民群眾可以在每一個訴訟環節實時和法官互動,看得見、聽得到,公平正義不再抽象,極大地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張甲天代表舉例說,"于歡故意傷害案"在二審審理期間,山東高法以圖文、階段性視頻的方式,把庭審的事實細節、證據認定以及控辯雙方爭議焦點全程網上直播,先后發布了165條微博,有1.7億次的點擊量。張甲天代表認為:"這個庭審不僅使犯罪得到了應得的懲處,公正及時得到了伸張,更為重要的是這個庭審,變成了一堂全民共享的、生動的公開法治課,真正實現了法律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張甲天代表介紹,目前,山東高法已經建設了從立案、審判到執行全流程的網上辦案系統。山東高院審理的所有民商事案件一律上網公開,全省340多萬件生效的裁判文書,全部上網。據初步統計,已收獲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00億次的點擊量。
     
      張甲天代表同時建議,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確保各項改革任務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進一步加強司法隊伍建設,更新司法理念,提高司法能力,確保司法廉潔,切實辦好每一起案件,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推行多元化糾紛解決體制改革 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
     
      "多元化糾紛解決體制改革,是為群眾提供更適宜的解決方法,從源頭上預防與減少糾紛。"張甲天代表在分組審議中談到。2016年,山東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山東省多元化解糾紛促進條例》,《條例》作為一項促進性立法,在制定過程中主要圍繞優化配置各類化解糾紛資源和為糾紛當事人提供程序指引兩方面展開。條例出臺后,利用專業性的調節行為,實現了減少糾紛、化解糾紛的效果。
     
      "這一思路,也出現在周強院長所作的最高法工作報告中。"張甲天代表介紹,周強院長在報告中稱,要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和案件繁簡分流,特別提出要推廣四川"眉山經驗"、山東"濰坊經驗"、安徽"馬鞍山經驗",強化訴調對接,充分發揮人民調解作用,引導當事人選擇調解、仲裁等方式化解矛盾。
     
      張甲天表示,今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55周年,要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山東也要總結、推廣相關多元化糾紛解決的經驗,為全國做一點貢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訴訟制度為世界司法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一個中國樣板,這也進一步增強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張甲天代表對此頗感欣慰。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聚焦兩高報告中的十大法治亮點

      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全體會議,聽取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報告透露的一系列法治亮點引人注目。
      2018-03-10
    • 黨紀處分條例再修訂,八大亮點值得關注

      黨紀處分條例再修訂,八大亮點值得關注

      日前,中央印發了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并決定從今年10月1日起施行。而上一次修訂《條例》是2015年10月。相隔不到三年時間,為何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再次修訂?
      2018-08-2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