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評丨在務實談判中彌合中美貿易分歧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5-17





    zhongmei

    (資料圖片)


      應美國政府邀請,習近平主席特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于5月15日—19日赴美訪問。劉鶴同美國財政部部長姆努欽率領的美方經濟團隊繼續就兩國經貿問題進行磋商。


      5月3日—4日,姆努欽率團訪華就中美貿易問題進行了第一輪磋商。此次交鋒,無論是美方蠻橫的“八點計劃”還是中國回擊的“八點建議”,事實上都只是在表明一種姿態:中美貿易問題是可以通過談判解決的,但雙方對各自權益的維護均態度堅決、“寸土必爭”。因此,這一輪談判的最大成果,僅是確立了中美貿易爭端的磋商機制,于解決問題而言并沒有實際的進展。


      從這個角度看,劉鶴回訪美國開啟中美貿易問題的第二輪磋商,或是一次雙方“落地還錢”的妥協。從出訪前特朗普突然對中美貿易合作的積極表態,以及中興通訊問題的轉機,都傳遞出美國和中國就貿易問題通過磋商取得建設性成果的積極意愿,這使得人們對談判的結果多了一層樂觀預期。


      美對華加征關稅的期限日益臨近,對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提案將于5月22日結束意見征求期。是擱置提案或延緩征收引而不發,還是開征關稅繼而引發中國對等報復,通過此次磋商或將得到明確答案,若能通過談判雙方承諾暫停相互制裁,無疑是最為成功的結果。


      但要強調的是,中美關系中的兩個基本情況,決定了雙方經貿關系必然是在曲折中不斷前行的格局。一方面,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貿易不斷擴大、相互投資日益增加,雙方經濟相互依賴性在不斷增強中趨于平衡,兩國實質上已經是“共榮共損”的利益共生關系。任何一方追求使另一方失敗的策略,其最終結果都將是共同失敗。所以,合作共贏才是當前和未來中美關系發展的必然趨勢。另一方面,兩國貿易交往日益緊密的同時,出于競爭利益,雙方摩擦也不可避免,正如《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里德曼所說,中美貿易談判不單是為了解決一次貿易爭端,而是中美兩大經濟體重新定義彼此經濟和權利規則的斗爭。這一觀點道出了當前中美貿易摩擦為何會如此激烈和頻繁的深層原因。


      因此,盡管中美貿易關系中的摩擦使雙方都不滿意,但從全球一體化的發展大勢來看,無論是否愿意,中美在經貿發展中的共同利益都大于矛盾沖突。在斗爭中實現利益協調、戰略合作,是中美貿易關系發展的主流,它是一種超越“零和博弈”的雙贏之路。當前全球經濟復蘇還存在許多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經貿的平穩健康發展,不但對兩國經濟至關重要,對全球經濟發展也會發揮重要的影響力。


      現實情況是,出于實現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中美經貿關系彌合分歧十分艱難。但從發展趨勢來說,合作共贏仍將是基本基調。從這一事實出發,劉鶴副總理出訪美國的第二輪貿易談判或可謹慎樂觀。期待中美雙方坦誠交流、務實談判、管控分歧,最大限度地彌合貿易分歧。(記者 李成剛)


      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