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農民制度框架體系正在醞釀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22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我國正醞釀建立職業農民制度框架體系,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還將啟動職業農民職稱評定試點,引導符合條件的新型職業農民參加城鎮職工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


      國務院參事劉志仁在2018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農業農村人才嚴重不足。調研中發現,部分地方90%的青壯年勞動力走空。這個問題不解決的話,鄉村振興就難以實現。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也明確指出,農業農村部將力爭破除人才瓶頸,加快構建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今年以來得到多次強調。《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培養新一代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地方也在加快探索,比如湖南永州以農村黨員和青年農民為培育對象,摸索出一套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模式,并于11月17日正式創辦“永州職業農民培訓學院”。


      “建立職業農民制度是培育職業農民的首要任務。”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李波表示。“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的啟動,新型職業農民將在職業資格認定、學歷教育、政策扶持等方面獲得較大提升空間。”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黨委書記杭大鵬說。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陳秋紅看來,未來一方面要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制度體系的建設;另一方面,還要加強目標責任制度、投入保障制度、農業科技推廣制度等配套制度的改革。


      “目前我們主要靠財政部門和農業農村部資金支持,未來希望能夠撬動社會資本,共同參與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湖南省永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暉說。


      另有專家表示,要完善農民的社會保障,推動將職業農民納入職工或者居民社會保障、醫療、工傷等范圍,創新機制解決職業農民就業流動、職業轉換等情況下的社會保障,真正消除其后顧之憂。(記者 班娟娟)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我國將投入15億元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百萬人以上

      我國將投入15億元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百萬人以上

      今年中央財政投入15億元,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00萬人以上。《“十三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新型職業農民隊伍數量將達到2000萬,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超過35%。
      2017-09-03
    • 全面建成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全面建成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社會保障是民生安全網、社會穩定器,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關系國家長治久安。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
      2018-01-09
    • 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當前,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展如何?信用立法取得了哪些實質進展?記者圍繞相關問題采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金融司有關負責人。
      2018-07-10
    • 70年,中國法律體系逐步健全

      70年,中國法律體系逐步健全

      1950年5月實施的新中國第一部法律——婚姻法,只有27條規定;截至2018年8月,我國現行有效法律達267件,行政法規756件,地方性法規12000多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逐步健全。70年來,法律猶如一道牢固的后盾,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2019-10-0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