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逐夢40年——改革開放的家國變遷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27





      40年,歷史長河中只是一瞬,古老的中國卻經歷了巨大變遷。改革開放開辟了新行業,造就了新生活,帶來了新理念。人民在大潮中追逐夢想,國家在改革中闊步前行。


      從無到有:新興行業風起云涌


      今年9月底,我國自主設計制造的最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下線。這一直徑15.8米、足有5層樓高的巨型隧道掘進設備由中鐵工程裝備集團、中鐵隧道局集團等單位聯合研制,將用于深圳市市政工程。


      “它的成功下線,標志著中國盾構的設計制造邁向高端化。”中鐵裝備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譚順輝說。


      40年前,1978年我國開始修建第一條長大雙線鐵路電氣化隧道時,當時完全憑借鋼釬、大錘、炸藥,用人力一點點鑿出來,14公里多的隧道花了約10年。


      直到1997年,我國在修建西康鐵路隧道時,當時年輕的譚順輝才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盾構機,這是個從德國維爾特公司采購來的上千噸的“大家伙”。他心里暗暗較勁兒,以后自己一定要會操作,再以后我們一定也要能制造。


      但此后發展之快,連譚順輝本人也沒想到。2008年,我國第一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盾構機成功下線;2013年,當年的“老大哥”德國維爾特公司被中鐵裝備收購。現在,中鐵裝備生產的盾構機不僅在國內占有率第一,還銷往9個國家和地區。


      從無到有,從0到1……盾構行業的發展,只是改革開放40年大潮中躍起的一片浪花。


      近年來,高鐵、互聯網、云計算、新材料、機器人、節能環保等新興行業風起云涌,并與傳統產業的融合發展趨勢愈加明顯,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帶給人們更加便利的生活。


      追逐夢想:改革大勢造“英雄”


      40年,行業從無到有,個人的人生也不斷“升級”。出生于上世紀六十年代、來自廣東省羅定市華石鎮的莫志祿就是其中一位。


      2002年,莫志祿第一次從國外朋友口中了解到節電環保產業,并被深深吸引。一年后,他“下海”創建了北京祿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只是給國外一家制造節電產品的公司做代理業務,并無自主核心技術產品。而且當時很多企業并沒有“節電環保”的概念,即使是免費為其提供節電設備,也沒有幾家企業買賬。在公司成立后的一年時間里,僅賣出一臺產品。


      經過反復思考,莫志祿決定投入技術研發,在技術上占得優勢。為此,他們與清華大學合作,在節電節能環保領域搭建大型科研平臺,共同研制和開發節電產品。


      隨著新產品的陸續成功,加上此后市場的需求和政策推動,國內節能環保行業的廣闊前景逐漸顯現,公司的市場認可度不斷提升。2016年初,祿智科技在國內“新三板”成功掛牌上市。


      “實現人生的夢想,離不開社會發展的大背景。改革開放40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理念的不斷更新,千千萬萬像我這樣的人正在實現自己的夢想。”莫志祿說。


      個人發展是時代變遷的最直接體現。


      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的改革開放4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顯示,改革開放40年來,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比1978年實際增長22.8倍;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實際增長18倍;城鎮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年均增長18%;城鎮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年均增長13.1%……


      中外交流:與世界共同發展


      在北京建國門的一棟寫字樓里,來自東北的陳先生在通過遠程視頻和美國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醫生進行交流,陳先生正計劃去該醫療機構醫治疾病。


      “現在每年有數千名中國患者去美日歐等地接受高質量的多學科診療,也有許多國外的醫療機構和醫生來中國交流學習。”負責安排陳先生美國之行的跨境醫療服務機構盛諾一家董事長蔡強說。


      自改革開放以來,出國留學、出國旅游相繼成為人們的消費熱點。而隨著人們對醫療資源和醫療質量需求的不斷提高,跨境醫療成為新興的熱詞。


      2011年可以說是中國跨境醫療行業起步的元年。蔡強還記得,最初時一年只有兩個患者。在摸索著前進的同時,他們與美國的合作伙伴從遠程會診、出國看病的流程、相關醫院和醫生的優勢研究等各個細節入手,一步步將這家公司發展壯大。


      如今,醫療行業已成為中外合作的熱門。梅奧診所、癌研有明醫院、英國皇家布朗普頓醫院等來自美日歐的醫療機構都在加快布局,或與中國機構合作,或自己在中國建立醫院,為中國患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務。而在美國,像MD安德森癌癥中心、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等機構也引入了中國古老的針灸療法,為癌癥患者提供輔助治療。


      “走出去、請進來”,跨境醫療行業的興起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縮影。統計顯示,40年來我國貿易規模穩步擴張。2017年,服務進出口總額6957億美元,比1982年增長147倍。(記者 樊曦、葉昊鳴)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海南探路自由貿易港建設 宣示我國改革開放再出發決心

      海南探路自由貿易港建設 宣示我國改革開放再出發決心

      權威專家表示,這是在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的關鍵節點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大舉措,是我國以更大改革開放決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莊嚴宣示。
      2018-04-16
    • 推動海南成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標桿

      推動海南成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標桿

      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繪就了未來30年海南發展的宏偉藍圖,建設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揚帆起航。
      2018-04-17
    • 保護主義阻擋不了中國改革開放步伐

      保護主義阻擋不了中國改革開放步伐

      40年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對外開放,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歷史性突破,開創了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全面發展的嶄新局面。
      2018-07-17
    • 統計數據展現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統計數據展現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的改革開放4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報告顯示,4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實現前所未有的歷史性變革。
      2018-08-2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