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按下優化營商環境“加速鍵”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1-02





      12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外商投資法(草案)第一次提請審議。草案從四個方面加強對外商投資合法權益的保護,強調保護投資者的知識產權,廣受外媒關注。外媒普遍認為,這是中國加快優化營商環境的又一重要舉措。


      近年來,中國營商環境不斷改善,成效顯著,令世界刮目相看。據世界銀行《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營商環境總體評價在190個經濟體中位列第46位,較2017年上升32位,較2013年上升了50個位次。


      排名大提升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中國在減少繁文縟節和繁瑣規定方面取得長足進展。


      報道稱,中國的一項排名尤為引人注目:“開辦企業”指標排名第28位,較2017年大幅躍升了65個位次。


      對此,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郝福滿說:“在過去一年里,中國在為中小企業改善營商環境方面取得了快速進展,從而使中國進入世界排名前50的經濟體之列,這體現出中國政府對培育創新和私營企業的高度重視。”


      除此之外,世界銀行團隊認為,中國在辦理施工許可證、獲得電力、納稅、跨境貿易等七個類別的改革中取得了突出進展。


      以獲得電力為例,報告說,通過網絡擴容和提供免費接電服務,企業在獲得電力方面更為便利;面向客戶新推出的手機App也使接電時間從143天縮短為34天。


      在解決商業糾紛方面,報告認為中國是“世界最佳經濟體之一”,平均耗時496天,成本占索賠額的16%,遠遠好于經合組織高收入經濟體的平均耗時582天和占索賠額21%的水平。


      在跨境貿易方面,報告點贊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認為中國在取消行政性收費、增強透明度并鼓勵競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壓縮了跨境貿易的時間和成本。


      編制報告的世行全球指標局高級經理麗塔·拉馬略說,借助問卷調查等形式,世行與大量私營部門單位深入接觸,才作出大幅提升中國排名的決定。她還表示,中國營商環境排名上升本身不令人意外,“令人驚嘆的,是中國實施改革的速度和成效”。


      除了世界銀行報告,多個國際機構的數據顯示,中國營商環境正在大踏步改善。


      2018年7月10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美國康奈爾大學、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和2018年全球創新指數知識伙伴聯合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GII)排行榜顯示,中國躋身知識性產業發展最具活力的國家行列。


      據拉美社報道,該排行榜上,中國的排名從2017年的第22位提升至第17位,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報道稱,此項排名還與管理質量、高等教育入學率、貸款難易程度、企業培訓和外國直接投資等指標相關。


      政策超給力


      “中國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2019年中國將進一步擴大開放”“中國提出明年抓好加快經濟體制改革等七大任務”……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舉措備受世界期待。


      “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是最受外媒關注的焦點之一。路透社稱,中國今年減稅降費1.3萬億元人民幣,并承諾2019年進行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


      “最好的新年禮物”,德國財經網稱,加大減稅降費可以進一步減輕企業和個人的壓力,相當于政府贈送的大禮包。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關注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降低全社會各類營商成本。


      德新社注意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將進一步向外國投資開放市場。報道稱,會議將開放經濟和為外商改善市場環境列入明年的重點工作任務,其中包括保護知識產權。


      政策很給力,改革是關鍵。據美國彭博社報道,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期通過優先審批程序批準1類創新藥——羅沙司他膠囊。該藥品目前尚未在其他國家上市,中國是首個獲批上市的公司。


      外媒認為,從基本西藥一度短缺到外資藥企創新藥率先在華上市,審批流程大大簡化,審批速度大幅提升,這一驚人轉變是中國藥品監管不斷改革的里程碑。


      英國《金融時報》刊文稱,中國營商環境改善得益于監管改革。拉馬略說,在監管改革方面,今年對中國而言是“非凡”的一年,許多醞釀多年的改革終于取得成果。


      優化營商環境,中國不只是“說到、做到”,還要做得更快更好。


      12月23日,關于加強外商合法權益的外商投資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


      英國《金融時報》認為,草案旨在促進和保護外商投資,確保外資企業享受公平待遇,將進一步擴大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德國之聲電臺網站稱,草案有望替代“外資三法”,成為外商投資領域的基礎性法律,為擴大對外開放、吸引外資提供法律保障。


      彭博社報道稱,該草案將保護海外投資者的知識產權,鼓勵“自愿技術轉讓”,禁止采用強制手段進行技術轉讓。


      回應很積極


      推進投資便利化,不斷改善營商環境,中國所做的努力得到積極回應。


      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是卡特彼勒在中國成立的第一家生產型企業,主要生產液壓挖掘機產品。如今卡特彼勒徐州工廠已成為卡特彼勒全球規模最大的挖掘機制造中心。


      像卡特彼勒這樣對華投資熱情高漲的企業不在少數。據統計,2018年前11個月,全國新設外資企業已逾5.4萬家,中國吸引外資有著不俗的表現。


      2018年10月,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吸引外國投資逆勢增長6%,總額超過700億美元,高居世界第一,為全球最大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國。


      同時,中國不斷開放金融市場,也讓外資企業廣泛受益。


      2018年4月,中國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宣布了下一步金融開放路線圖,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三年后不再設限。


      據路透社報道,2018年5月,瑞士銀行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申請將瑞銀證券的股權比例從24.99%增至51%。11月30日,中國證監會核準瑞銀集團(UBS Group)的申請,瑞銀集團實現了對瑞銀證券的絕對控股。短短半年時間,瑞銀集團成為首家在中國內地控股證券公司的外資機構。


      對此,瑞銀集團首席執行官安思杰(Sergio Ermotti)表示:“中國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對瑞銀在中國的財富管理、投資銀行和資產管理三大業務來說是重大機遇。”


      瑞士銀行并非個例。美國市場研究機構Zacks指出,除瑞銀集團外,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和摩根大通(JPMorgan)等全球性銀行也向中國證監會提交設立并控股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的申請。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高盛(Goldman Sachs)也已在申請在合資證券公司中持有多數股權。


      彭博社經濟報告(Bloomberg Economics)估計,到2030年,外國銀行和證券公司在中國的年利潤可能會超過320億美元。


      《華盛頓郵報》的報道指出,中國擴大金融市場開放將令中國和世界共贏。(記者 賈平凡)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多地公布優化營商環境“路線圖”

      多地公布優化營商環境“路線圖”

      今年以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連續出臺政策,持續優化企業營商環境。記者了解到,各地陸續加大推進營商環境政策支持力度,山東、陜西、湖南等地陸續公布新一輪推進營商環境政策,規劃優化營商環境“路線圖”。
      2018-12-11
    • 優化營商環境 支持民企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 支持民企發展

      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營商環境改善,各地出臺了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舉措。這一政策取向在2019年地方“兩會”中得到延續和加強,各地紛紛提出,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優化營商環境,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2019-01-31
    • 從“減”字入手優化營商環境

      從“減”字入手優化營商環境

      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加大力度打好優化營商環境硬仗,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會議指出,從“減”字入手促進簡政。落實縮減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證照分離”、簡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壓減工業生產許可證等措施。
      2019-03-27
    • 今年優化營商環境力度更大、精準度更高

      近年來,我國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放管服”改革,極大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2018年,我國營商環境排名從全球第78位上升至第46位。
      2019-04-1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