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歐經貿攜手同行四十年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1-07





      中歐間有著天然的緣分,因為中國改革開放的40年正是中歐關系快速發展的40年。經貿作為中歐合作的壓艙石,40年來實現了250多倍的增長。這一亮眼成績的取得,建立在中歐一貫秉承的互利共贏基礎之上。其間,盡管中歐經貿合作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但與雙方高達近萬億美元的合作體量相比,問題畢竟是少數。隨著2018年12月中國政府發布了第三份對歐盟政策文件,業內人士認為,這釋放了中歐在新時期深化合作的積極信號,為中歐經貿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小分歧難擾合作主旋律


      1978年,中歐簽署首個政府間貿易協定,給予對方最惠國待遇。2000年,中歐就中國“入世”達成協議。2003年,中歐將彼此定位為全面戰略伙伴。2014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歷史性訪歐,中歐雙方就共同打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達成重要共識,開啟了中歐合作的“黃金時代”。


      然而,隨著中歐合作程度的加深,雙方合作的競爭性也日漸突出,并在一些領域出現了分歧,比如鋼鐵產能過剩的問題。不過好在中歐合作的大趨勢沒有變,即便在中歐雙邊貿易出現下滑的2015年和2016年,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內涵仍得到了進一步充實,包括完善中歐對話機制、確定“一帶一路”倡議與歐洲投資計劃的具體對接平臺、推動中國—中東歐“16+1”合作等。


      商務部研究院歐洲與歐亞研究所副所長姚鈴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未來對于中歐雙邊關系來說,合作仍是主旋律。中國和歐盟如今能互為對方第一、第二大重要的貿易伙伴,說明中歐在貿易合作方面已然十分成熟,至于間或出現的經貿分歧,只要雙方加強溝通協調,就能保證正常貿易行為不受阻礙。


      三份文件勾畫合作新未來


      2018年12月,中國政府發布了對歐盟政策文件,這是中國政府繼2003年和2014年之后發布的第三份歐盟政策文件。


      姚鈴說,三份對歐盟政策文件發布的時間均鎖定在中歐合作的關鍵轉折時點,旨在為中歐下一步合作指明方向。而最新發布的對歐盟政策文件正是瞄準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背景下中歐有責任攜手維護多邊體制的大背景,從高層角度釋放深化中歐合作信號,推動中歐下一階段的合作。


      具體到經貿領域,與2014年的第二份中國對歐盟政策文件相比,第三份對歐盟政策文件中歐投資協定以及歡迎歐盟國家金融機構進入中國金融市場等方面的表述都有所更新。比如文件出現了中歐支持世貿組織改革等新內容,即“中歐會通過中歐世貿組織改革聯合工作組等渠道,就世貿組織改革事務加強溝通,共同維護世貿組織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以及“盡快推動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并盡早啟動中歐自由貿易區聯合可行性研究”。


      中國國際現代關系研究院歐洲所副所長王朔曾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美國引領的貿易保護主義勢力的抬頭,讓中歐這一對自由貿易的捍衛者認識到,越是多邊體制遭遇挑戰的時刻,越要通過加強、深化合作來捍衛全球化的果實。目前中歐已經形成默契,即弱化具體產業分歧,強化合作信號。而中歐作為世界上兩大重要經濟體,僅是加強雙邊合作觸發的輻射效應便不可小覷。比如加強“一帶一路”與歐盟倡議的對接,就可以在亞歐大陸營造多邊合作與自由貿易的氛圍。


      姚鈴則關注中歐投資協定的談判。她說,中歐投資協定談判近年來進展顯著,中歐雙方正式交換了清單出價,并在以投資自由化和投資保護為代表的重要條款方面形成了諸多共識,相信第三份對歐政策文件的發布能進一步加快上述進程,中歐投資協定有望在2~3年內看到實質性成果。而當中歐投資協定有所收獲后,中歐達成自貿協定的愿景也就不再遙遠。(作者:楊舒)


      轉自:中國商務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保持韌性活力 中歐經貿互動緊密

      保持韌性活力 中歐經貿互動緊密

      歐盟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新冠疫情下,歐中經貿合作保持強勁韌性和活力,今年上半年中國繼續保持歐盟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
      2021-08-2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